·····················以上广告······················
正
文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粽子已然成为端午节的重要象征,它不仅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文化,也积淀着浓浓的饮食文化。临近端午佳节,砚山县城家家户户包粽子,粽香飘满街,热闹喜庆。
端午节前夕,砚山县城张学梅家早早便开始忙活起来,今年有儿媳帮着洗粽叶、晾粽叶、洗糯米、晒糯米、染糯米、切火腿肉、按照包粽子的传统流程一样不落地准备好,张阿姨很快便着手包起了砚山的传统三角粽。
只见张阿姨双手将粽子叶卷成漏斗状后,用勺子舀入适量糯米,随后放入火腿肉,用糯米充实压紧,再用细绳打个结,动作麻利优美。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张阿姨手中翩翩起舞,忽而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忽而又一头尖尖,好似龙角,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陆续诞生。刚包好的粽子,碧绿碧绿的,看着十分诱人。
采访中,张阿姨给记者介绍, 砚山传统粽子的染色工艺是用天然植物熬煮成汁,再与糯米搅拌均匀晾干而成。
张学梅:“先洗粽叶,再来染米,拿山上那些植物来染,烧谷草灰来染,比较香,好吃。这个粽子包起来两边的四只角一起折过来,水进不去,一锅一二十分钟就熟了。”
既然是传统粽子,张阿姨还不忘给儿媳韦美玲传授她独到的手艺,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张学梅VS韦美玲:“往这里搭过来,可以了,这里再按进去,米满了,把它拨出来……”
儿媳韦美玲有模有样地跟着婆婆学习包粽子,有说有笑地就把一个个粽子包好了。包好的粽子清水浸泡一晚,冷水下锅煮制一二十分钟后,热气腾腾的粽子就出锅啦!
粽香扑
鼻
韦美玲:“今天学会包粽子还是很开心的,以后可以包了送朋友吃,包点给家人吃,自己亲手包的,我觉得更有意义。”
据了解,张阿姨每逢端午都会早早包好粽子拿到市场上售卖。传统的三角粽,因其小巧、方便携带、口味、颜色随意搭配,深受年轻人和小孩喜欢,并且,端午当天能卖出一千多斤粽子。
张学梅:“我家的粽子有紫色、黑色、白色,有杨咪咪花的,火腿的,蜜枣的。蜜枣的是15块,肉的可能到17—18块,素的10块,欢迎大家来砚东市场找我买粽子。”
学会的小伙伴动手包起来吧!
不想自己弄的也可以去购买
购买地址:砚东市场中间门第一家、新市场电梯脚
来源:视听文山,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家在砚山
01
联系我们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砚山平台
留言区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