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求生题材,总是流量密码。
里面惊险刺激的场景总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去年的《坠落》就因此大火。
而最近,又出了一部爆款新片。
拿下网飞非英语电影播放量周冠军。
它塑造了更加严峻的环境。
讲述一名孕妇独自在海上极限求生的故事。
包含水中分娩、生吃胎盘等炸裂场面。
究竟有多刺激?
今天,我们就来验验货——
《无处逢生》
Nowhere
孕妇米娅是一名难民。
她千辛万苦逃离故土,想通过集装箱偷渡到其他国家。
但没想到,中途却遭遇海难。
所在的集装箱从货船上翻滚掉落。
她也随之被撞晕。
好在,集装箱并没有直接沉入海底,而是漂浮在海上。
再次醒来后,米娅就开始了海上求生之旅。
海上求生+密室逃脱的设定和米娅的孕妇身份极具噱头。
而这还带来了极致的绝望感。
一方面是生育难题。
在求生过程中,米娅已经出现宫缩。
但集装箱里,没有任何医疗器具。
情急之下,她只能脱掉衣服,在海水中分娩。
还亲手取出体内的胎盘。
十分震撼。
而即便安全生下女儿,也不是万事大吉。
米娅清楚,必须尽快哺乳,才能保证婴儿的存活。
但不管她怎么哄,女儿都只是哭,根本不吃奶。
米娅因此陷入焦虑之中,精神崩溃。
冲着婴儿大吼。
在婴儿的哭声中,米娅的求生意志被不断消磨。
另一方面,是生存危机。
米娅曾想办法求救,但依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她打过急救电话。
但大海上没有信号,根本打不通。
还曾把写有求救信号的纸条放到餐盒里,然后扔到外面。
但在洋流的带动下,餐盒又兜兜转转回到了她旁边。
只是无用功。
米娅寻求不到外界的帮助,只能自救。
而集装箱内的条件也十分艰难。
集装箱密不透风。
在暴晒之下,气温往往非常高。
会导致热射病,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而且,只有少量的食物和淡水。
尽管米娅已经十分节省,但还是很快被消耗完。
只能不断被饥饿感折磨。
曾饿到干呕。
这样的生存环境十分窒息。
而电影中,还通过米娅吃东西的镜头生动地体现了她被一步步压榨到极致的过程,凸显了其中的惊悚。
全片一共有五场她吃东西的戏份。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场。
第一次吃东西的时候,食物还很充足。
米娅还能从容应对。
会精打细算,淡定吃下面包。
等到第二次,面包只剩下最后一口的时候。
米娅已经不再享受面包的味道了。
只是闭着眼睛,机械地将面包吞下去。
而在把面包吃完之后。
她依然急切地把头往前伸,继续大口吞咽。
这让镜头不像现实中的吃播那样,激起观众的食欲。
反而会让人感到反胃。
而在弹尽粮绝之后。
米娅饥不择食,生食胎盘。
让人细思极恐。
就如网友所说,“看得我全程幻痛”。
或许会有人觉得米娅太蠢,是自作自受。
明知自己怀孕,却冒着双重风险,选择偷渡。
但其实,她没有选择。
她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并且资源极度稀缺的集权国家。
为了保证资源,政府突然颁布措施,处死了所有不能劳动的民众。
先是老人,然后是孕妇和孩子。
为了保住孩子,米娅不得不成为难民。
怎料,还没偷渡成功就先被困在了集装箱里。
而她的逃生之路十分惊险刺激,突显出了她的智慧。
米娅会收集利用集装箱内有限的货物,餐盒、电视机、耳机、烈酒......谋求生路。
先是用餐盒上的密封条,堵住集装箱上的漏洞。
然后用一根塑料管,将集装箱内的水一点点排出去,摆脱被淹死的危险。
当然,这只是暂时安全。
一旦遇到大风和大雨,密封条就会被冲开,集装箱内依然会灌满了水。
她注定会随着集装箱一起沉到海底。
而米娅未雨绸缪。
她用电钻在集装箱顶打孔,想要割开集装箱。
电钻坏了,就用小刀。
在小刀卷刃之后,还没有放弃。
她受到罐头盖子的启发,用自身重量将集装箱撬开。
非常有力量感。
即便大腿被刮伤,没有合适的工具,米娅也能灵活改变策略。
她用烈酒消毒。
然后用电视机内部的零件和耳机线将伤口一点点缝起来。
正是在这种努力之下,米娅跟女儿的生活条件渐渐好转。
而她还给了女儿最大的爱意。
会记录她的成长,给她哼歌......
透露着别样的温情。
之后,又用餐盒、耳机线、货箱制作简易的浮船,带着女儿离开集装箱。
最终,来到了一个允许弱势群体存在的国家。
米娅身上闪烁的母性光辉让许多观众为之感动。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母爱和求生的意志救了她们。”
但电影的主题并非是俗套的“为母则刚”,而是女性的蜕变和成长。
米娅原本是和丈夫一起出逃的。
刚开始,她十分软弱,总是躲在丈夫后面。
在遭遇了出尔反尔的地头蛇,被迫跟丈夫分开后,她立马六神无主。
声音开始发抖。
接到丈夫报平安的电话后,还不想让丈夫挂电话。
“我不想一个人。”
但这种软弱并非来自自身的局限,而是不想孩子出生的心结。
米娅原本还有一个大女儿。
但屠杀妇孺的政策出台后,怀有身孕的米娅跟大女儿一直都待在家里。
吃穿用度全靠能外出的丈夫。
但她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理解。
一直被大女儿缠着要出门。
而米娅一时心软就带着她出去了。
但没想到,很快就被军官发现。
最终,导致大女儿被杀死。
之后,米娅因此十分内疚。
反复在脑内重演当时的场景,回想各种可能性。
期待奇迹的发生。
“要是她还活着,我们却把她丢在那里呢?”
在被困集装箱,生命垂危的时候。
还出现幻觉,看到已死的大女儿。
不断朝大女儿道歉。
她也彻底丧失了成为母亲的信心。
甚至希望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女儿,仿佛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悲剧重复上演。
而且,米娅故意不去关心肚子里的宝宝。
明明丈夫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胎儿的跳动,但米娅却不能。
觉得孩子已经死在自己的肚子里了。
还故意不告诉丈夫。
任由生命消逝。
在丈夫指出胎儿会用脚踢她肚子的时候。
米娅还一脸惊讶。
反问丈夫是怎么做到的。
而在逃脱集装箱的过程中,她逐渐清醒,不再浑浑噩噩。
发现大女儿的死并非是她一个人的责任,更多来自大环境下的剥削和压迫。
借幻觉产生的丈夫之口,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最终,走出了阴影。
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决心和力量。
其实,回过头来看,整个集装箱就是一个隐喻。
它讽刺的正是现实中女性的生育困境。
片中一再强调,生育中丈夫角色的重要性。
偷渡的难民们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而米娅的丈夫还看上去十分称职。
在米娅发现有一个孕妇独自一人,十分关心的时候。
丈夫会反过来安慰她。
“如果她怀孕了,她就不是一个人。”
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一个孕妇身边都会有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
但讽刺的是,最终却是米娅被困于集装箱,独自一人承担了从生育、喂养到教育的所有角色。
而丈夫其实并非束手无策。
虽然米娅被困海上,但他的处境相对安全。
期间他曾和米娅打通了电话。
承诺了会来救米娅,然而迟迟不见踪影。
也没有帮米娅一起想办法,通过手机帮忙定位。
只会翻来覆去说同样一句情话,自我感动。
但却于事无补。
这就跟丧偶式育儿的困境相似。
丈夫始终是缺位的。
而米娅在集装箱内一边为逃生做准备,一边还得为小婴儿的吃喝拉撒焦头烂额。
濒临崩溃的状态,也像极了现实中忙于兼顾工作与育儿的妈妈们。
在这种情况之下,米娅的逃生之旅,则是女性反抗大环境的隐喻。
就如刚刚提到的,片中的高潮。
米娅用全身的力气撬开集装箱的一角。
而且,这与米娅分娩的情况相似。
都是死死拽出带子,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母亲与女性的身份重合,才带来了破釜沉舟的力量。
归根结底,这部电影虽然以母亲为主角,但没有单纯歌颂。
相反,塑造了她们真实的困境。
现实中,还有许许多多面临生育问题的女性。
她们何尝不是在“极限求生”呢?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