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一则“亲妈暴打30岁未婚女儿”的消息令人怒不可遏。
据中国日报的新闻消息称,林女士曾多次遭受母亲的殴打,
而这一次林某被母亲拿铁棍打至大面积淤青则是母女俩积怨已久的表现。
林某的母亲嫌弃她30岁还没嫁人,没混出个名堂,太给自己丢脸,
而林某也怨恨的母亲,因为她一直饭店给父母打工,而妈妈却偏偏把所有钱都留给儿子,给儿子买了房。
由此,两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于是母亲直接拿着铁棍扑到女儿的身上解气。
这一次,因构成了二级轻伤,林某的母亲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在被警方质问的时候,林某的母亲理直气壮地说:我打的是自己的女儿,我怎么不打别人呢,我打自己的女儿怎么就犯法了!
为人父母对自己的女儿下狠手打人本来就不对了,而这样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看得让人气愤!
其实在我看来比起身上的伤痕累累,林某被母亲的偏爱而伤害得百孔千疮的心肯定更加痛苦。
前几天还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热议的话题:“父母可以偏心到什么程度?”
很多留言看得让人心疼:
都说生二胎是为了手足情深,可是看完这些留言之后,感到的却是满满的心疼。
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呢?
而那些被忽视被冷落的孩子,他们只能捂着伤口,负重前行。
2
其实被偏爱的现象也并非中国独有。
美国《婚姻与家庭》期刊招募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274个多子女家庭,收集了这些家庭中现已经成年的708名子女信息,以研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两代人的幸福。
结果显示,超过85%的子女认为母亲更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许多父母也都承认自己更偏爱某一个孩子。
关于父母的偏爱,在有些情况下是公平的,必要的,我们不会觉得有问题。
例如比起大一点的孩子,父母会更关注新生儿;对于生病或身体残疾的儿童也会给予更大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父母讲出客观的原因,子女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
比如孙俪也是二胎,在妹妹还小的时候,妈妈会对妹妹关注多一点,但哥哥也不会吃醋。
孙俪是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她会经常夸奖哥哥说:“妹妹现在太小,还不懂事,你要多原谅她,妈妈知道你是主动让她的,你真是好哥哥!”
这样的夸奖不仅能显示出对哥哥的尊重,而且哥哥等等也不会觉得妈妈在偏心妹妹。
正是在这样一种体谅中,哥哥才会更会更加爱护妹妹。
老大经常会因为老二的出生而感觉备受冷落,但是只要父母也能照顾到老大的情绪,他们自然也不会感到偏心。
3
而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父母存在偏袒的原因就显得不公平。
比如,在以父权为主导的家庭中,可能存在重男轻女现象;
比如,在三胎家庭里,父母可能会偏爱第一个孩子和最后一个孩子,中间的孩子受到的关注较少;
比如,有的母亲会更喜欢跟自己性格相近的孩子,或者更容易接受那些长得漂亮的孩子。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家里的老二德善面对着家人偏心时表示出的委屈,让所有的人都几乎看得红了眼眶。
因为和姐姐的生日相差只有三天,德善十几年来从没过过属于自己的生日,每次都是在姐姐生日那天,吹了姐姐的生日蜡烛后再吹她的。
吃早餐时,妈妈做煎鸡蛋,只有姐姐和弟弟有,还安慰德善说豆子也很好吃。
邻居家送来的炸鸡,两只鸡腿分别给了姐姐和弟弟,德善只有眼巴巴看着。
妈妈的钱包里丢了零钱,妈妈和姐姐首先质问的是德善,德善洗清嫌疑后怀疑是弟弟拿的,妈妈却劝说德善别去问弟弟,因为怕伤了弟弟的自尊心。
最过分的一次是家里发生煤气泄漏,危险之中爸爸和妈妈分别背着姐姐弟弟逃了出来,而德善是自己在迷迷糊糊中挣扎着爬出来的。
德善哭着问爸爸: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我是德善,为什么要叫我德善。
爸爸无奈地皱着眉头说:因为二女儿的悲哀一直是存在的,姐姐因为她是姐姐,弟弟因为他是弟弟,所以都得谦让着。
电视剧里德善虽然非常乐观善良,但是在父母偏心这件事情上却让她非常难受。
纵使再善良乐观的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也难免心理失衡,感到委屈和压抑。
4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所说: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在我们生活中,偏心的父母比比皆是,有的偏爱表现在物质上,有的表现在精神上,有的两者皆有。
那些不被父母疼爱,长期被家长忽视和冷落的孩子,心理上会出现怎样的发展障碍呢?
那些长期被忽视的孩子第一个最容易感受到的信息就是,自己不值得被爱。
如果他想要得到爱,那也是先得把另一个兄弟姐妹照顾好。
在这种心理偏差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其次,如果一个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屡次让自己失去信任,他也学不会去相信他人,很难和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因为从小感受不到存在感,所以长大以后也像浮萍一样心无所依。
不止于此,如果父母的关注点过分地放到被偏爱的孩子身上,也不利于被偏爱的孩子的成长。
因为他们也会在这种被偏爱中感受到压力。
因为担心父母的爱随时从自己身边消失,从而变得缺乏安全感。
或者有的孩子干脆因为被偏爱而变得有恃无恐,性格会更刁钻,以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也容易出现问题。
5
在多子女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偏心或多或少都会有,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是为了将“偏心偏爱”对子女的伤害降到最低,父母还是应该从思想上、语言上、行为上进行自我克制,尽可能做到相对公平。
- 解释为什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一个孩子在一起,或者客观多照顾弟弟妹妹不是偏心。
- 尽量有与每个孩子独处的时间,尽量敞开心扉与每个孩子多聊聊他们的生活和心事。
- 客观处理孩子们的纠纷,避免偏袒一方,或者看重另一方的想法。
- 不要在孩子之间做比较。不要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能像你的兄弟姐妹那样听话、认真学习……
-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优点,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那一点。
- 多强调孩子之间的共同点和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之间鼓励分享与帮助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均匀分配,他才能安心地成长,才可以在父母之爱和手足之情中学会感恩、分享、尊重、和谐。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不再因父母的偏心而感到委屈或者痛苦。
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被爱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