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一段关系的正确方式

2023-11-17     洞见

原标题:开始一段关系的正确方式

开始一段关系的正确方式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在知乎看过一个话题:有哪些令人醍醐灌顶的社交真相?

有个高赞回答说:

一开始就把友善显露彻底,别人怎么对你就只能凭他的良心了。

成年人的社交,是很微妙的。讲究先后的顺序,讲究进退的智慧。

没有实力的友善,一文不值;没有脾气的忍让,只会让自己憋出内伤。

先展示价值、确立底线,再流露友善,才是一段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01

  • 展示价值:对人再好,都不如对人有用。

演员金靖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及,之前她和大S一起做过节目,她特别想和大S交朋友。

于是,她迫不及待给大S发去长长的语音,表达自己的喜欢和崇拜。

可大S在很久后,才客套地回了一句:谢谢你,明天也要加油哦。

金靖说,一开始还挺失望的,后来也慢慢明白了,自己和对方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人家的冷淡,实属正常。

成年人的社交,向来都很现实。

当你实力不够的时候,所有的友善都是无用的。

博主@观澜刚进公司时,非常想跟一个厉害的前辈多来往。

前辈和她是老乡,所以她每次回老家,都会给前辈带几大包特产。

平日里,她帮前辈整理资料、买咖啡,前辈参加任何活动,她都会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陪着参加。

可不管她再怎么献殷勤,前辈始终对她淡淡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某天,前辈在朋友圈发文求助一个学术难题。

恰巧这个难题是博主研究的方向,她便给前辈发去一份详尽的报告,解了前辈的燃眉之急。

再后来,部门考核,她成绩出色受到领导认可,前辈对她又多了几分热情。

所以你看,对人再好,都不如对人有用。

当你弱时,你的付出都是廉价的,而当你变得强大,欣赏你的人自会翻山越岭奔赴你。

作家沈从文刚到北京时,很想尽快与文友们拉近关系。

他经常以朋友的事为先,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聚会活动也是随叫随到。

可当他迟迟拿不出像样的作品,落魄到没钱吃饭时,奚落他的,也正是他费心取悦的那些人。

后来他的文章终于在《晨报》上刊发,得到徐志摩的赏识。

徐志摩又将他举荐给胡适,他得以被推荐去当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讲师。

因为名气渐大,实力渐强,沈从文也慢慢结交到更多文坛上的重量级朋友。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很多时候,实力才是一段关系的敲门砖。

如果人家觉得你一文不值,即便费力追逐,也换不来别人的青眼有加。

你只有具备实力、并且善于展示自己的实力,你接触的人,才会对你刮目相看。

02

  • 确立底线:凡事忍让,不如有点锋芒。

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刚进公司时,不敢得罪人,处处忍让却还是被孤立,而你那个敢发脾气的同事,反而比你更受人喜欢。

刚开始一段关系,吃了亏就想着息事宁人,结果换来更多的压榨,反倒是你那个据理力争的朋友,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心理学家张德芬说:

个体之间,往往是彼此吞噬的关系,如果你的脾气不够硬,就很容易被他人吞噬。

你把懦弱当原则,把退让当准则,别人当然敢欺负。

必要时露出爪牙,该翻脸翻脸,才能在一段关系中游刃有余。

特殊时期,钱钟书一家被迫与同事濮良沛夫妇一同居住。

原本就狭窄的空间变得更加拥挤,生活也有诸多不便。

可秉持着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钱钟书一家始终以和为贵。

濮良沛的妻子赵翔凤爱占小便宜,经常“借”走钱家的东西,从没见她还过。

有时候她还会请前钱家人帮点小忙,事后却没有半句感谢的话。

这些钱家人都一一忍了。

可他们的友善,没换来感恩,却使得对方更变本加厉地索取。

有一个周末,钱瑗雇了个洗衣工到家里洗衣服,赵翔凤见状,要求洗衣工也帮自己洗。

钱媛拒绝,没想到赵翔凤直接扇了她一巴掌。

见宝贝女儿被打,一向温文尔雅的钱钟书夫妇再也忍不住了,冲上去就跟濮良沛夫妇扭打在一起。

这事之后,濮良沛夫妇言行收敛许多,两家人的关系也慢慢缓和。

人与人交往,前期都是试探。

你越是忍让,别人就越得寸进尺,你确立了自己的底线,周围的人反而变得小心翼翼了。

诚如作家马德所言:

“你可以不去欺负谁,但你必须具备不被谁欺负的实力和胆量。”

03

  • 流露友善:当你有价值,你的友善才能被看见。

《金瓶梅》中有一处令人寻味的细节。

有一次,一个伙计的娘子宴请各房的大丫鬟。

论地位,大太太吴月娘的丫鬟最高,可在席上,所有人都捧着潘金莲的丫鬟庞春梅。

原因就在于:潘金莲是最受宠的,而庞春梅又是最不好惹的,所以周围人对她们怀有三分敬,一分怕。

这让我想起曾看过的一则调查:

一个一团和气、与人为善的人,和一个棱角分明但很有实力的人,你会喜欢哪个?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

成年人的社交,其实是微妙的较量。

大家不会惧怕得罪一个没有价值的烂好人,但在与强者交往时,却都会在心里反复斟酌掂量。

当别人感知到你有实力、不好惹,他们自会对你敬畏,此时再展露你的和善,自能事半功倍。

早年我在报社工作时,报社有位很强势的主编。

他是领导费了很大心思从知名杂志社挖来的,性格直来直去。

谁没做好事情,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即便对领导也是如此。

这样一个不讲情面的人,按理说大家都会很讨厌他。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同事们很喜欢听他分享一些行业观点,领导还打算再多给他一些特权。

有了实力的加持,他的和善更显得锦上添花。

请加班的同事吃宵夜,帮新人做选题、修改文章……

后来大家都在私下讨论,“没想到这个看似铁面无情的主编,私下人还蛮好。”

多年以后,当我离职创业,对这位主编依旧记忆尤深。

他让我看清了社交的残酷真相:

与人建立关系,一定要价值与个性先行。

你对别人有用,别人自然拥护你;你不好惹,别人自然包容你。

先树立原则和底线,再展露和善,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心理学家黄启团说: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人际关系的好坏,关键不是你人有多好,而在于你的态度与实力。

一味讨好却没有核心价值,一味友善却没有原则和底线,只会让别人轻视你、欺负你、压榨你。

而当你变得强大、变得不好惹,周围人自然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b9d8f4c63cb3a8e203239bdc17f7c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