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水务局派驻新民乡张台村驻村第一书记 魏峰
六点半的闹铃响了,打起精神,拿起床头的笔记本看了看工作计划,最近的工作还有很多,我得早做打算。
穿好衣服、洗漱完,收拾两下立马走到家门口服务站,趁这点时间再熟悉熟悉最新养殖政策。不一会儿,村支书于东峰推门进来,胡子拉碴的脸洋溢着喜悦:“魏书记,今天牛就能入园,算得上咱们村的大喜事了,我昨晚激动得都没咋睡,这早早来找你,有些细节咱们还需要商量下。”
张台村出户入园项目是费劲周折才顺利完工的,记得刚到村的时候,村支书就和我谈起过这个项目,规划很完美,我们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几个月里,我和东峰支书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了解相关补贴政策、地块确定所需手续、资金来源及用途等,不知道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子。
在县乡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台村的出户入园项目终于如期完工,接来下就该动员群众了,但就在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时出现了问题——养殖户对自家牛入园区存在顾虑,担心年底分红无法实现。我和队员张斌分头动员,从园区管理、运行机制、分红方案等方面挨家挨户进行解说……终于,养牛大户马继宁动心了,答应马上就让牛入园。
商量完细节,天已经大亮,于东峰接到第一个电话,说牛已经装车,准备出发。我和张斌也立即起身,赶往牛场。在园区,一头头健硕的牛在主人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养殖园区1号棚,看起来这安格斯牛也比较喜欢新环境,低头开始品尝草料。有了大户带头,后面就续上了,第二批、第三批牛也陆陆续续进入园区。对接好的畜牧站防疫人员也开始了防疫服务,向大家讲解注意事项,我也在旁边边看边学,多学点总是没错的。
忙活了一早晨,肚子咕噜噜叫起来,早餐午餐一起吧,一边吸溜着长面,一边和村班子成员勾画美好愿景。
“蔬菜大棚是和养殖园区一起建设的,现在园区已经投入使用了,蔬菜大棚主体也已经完工了,接下来咋弄?”于东峰问。
“我觉着咱们可以先把蔬菜种进去,待土壤结构调整成功后,栽种草莓、小番茄等时令水果,这样不仅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也对集体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平台,大家觉着咋样?”我立即将我的想法说了出来。队员张斌一听立马“支棱”起来,吵闹着就要去搞调查、做方案。
“魏书记,你看这房子马上就能封顶了,邻家这会挡住不让我们盖了,咋办呢?”最后一口汤还没来得及咽肚,村民禹智恩的妻子站在我面前,开始诉苦。和往常一样,我放下碗和村干部跟着她去解决问题。
经过沟通,我们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4年前两家因小孩打架引发矛盾,一直不和。禹智恩这两年养牛挣了钱,盖新房时排水处理考虑不周,部分房檐水流到了邻家,这才出现了阻工。我仔细查看发现影响不大,禹家的房子马上要竣工了,改屋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成本必然大大提高,如果不趁这几天天气好赶紧完工,后面会耽误不少事。
我给几个村干部使了个眼色,把两家人分开劝说,聆听双方诉求。
“智恩啊,你两家子矛盾归根结底在哪大家都清楚,说白了也不算事,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耽搁了你盖房么,邻里纠纷时有发生,冤家宜解不宜结,再说了,老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个头疼脑热的病还得靠邻家帮衬一下哩,你俩互相让一下,这事就解决了。”经过反复劝说,两家终于坐在一起,握手言和。
“脚不沾地”的一天过去了,吃过晚饭,村部安静下来,同屋的张斌发出了鼾声,我却没了困意,蔬菜大棚的事情又浮上了心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采访整理)
[ 责编: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