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绝对的地位、财富和权力。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坐拥四海,将全天下握在手中。皇权的绝对性,使得皇帝成为独裁专制的象征,也使得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如果遇到明君,则能够繁盛强大,国泰民安,倘若遭遇昏君,往往会导致国家衰落,甚至覆灭。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有杰出作为的皇帝有许多,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到了晚年的时候,也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导致朝政混乱。他们的功过荣辱,也成为了今人所议论的话题。
武则天,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位十分特殊的皇帝。首先,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在以男权为主的封建时期,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武则天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皇帝,其功过与否后世看法不一。特别是晚年时期的武则天,迷恋男宠,好恶不定,使得朝野混乱。
起初,作为一名应召入宫的“五品才人”,武则天并未得到皇帝李世民的恩宠。然而在此期间,武则天却和太子李治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即位之后,武则天便再次进入宫中,成为了李治的宠妃。
得到皇帝的宠爱之后,志向远大的武则天开始进一步的渴望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计谋,回宫后的武则天迅速打败了当时得宠的萧淑妃。不仅如此,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为了争夺皇后的位置,武则天竟将自己的女儿掐死,嫁祸给王皇后。
最终,武则天也凭借着自己的种种手段,登上的皇后的宝座。在成为皇后之后,由于李治的身体原因,经常将朝政大事交给武则天来处理。这也使得武则天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二圣临朝”的局面。
但不得不说,武则天确实拥有治国的雄伟才能。在她的帮助之下,李治成功摆脱了关陇贵族集团的制约,将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李治死后,武则天得以临朝称制,最终登上帝位,成为一代女皇。
在位期间,武则天明察善断,重视人才的选拔,改革吏治,发展农业,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快速发展。武则天善于用人,多次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名臣治理国家,创造了一幅政治开明的景象。
然而在晚年时期,武则天却开始亲信奸佞,宠幸男宠。在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开始沉迷于享乐。而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年少英俊,深得武则天的喜爱。然而这两人却因为有武后的宠爱而逐渐目无王法,肆意妄为,但迫于武则天的威严,朝中大臣皆无人敢言其他。
不仅如此,张氏二人甚至开始插手朝政大事,诬陷朝中大臣,使得君臣关系日益紧张起来。看到如此情况,作为武则天的宠臣,狄仁杰自然不能视而不见,曾多次劝谏女皇戒色,让其保重身体,才能有精力治理国家。然而武则天不为所动。
眼看张氏二人更加猖狂,朝中人人自危,狄仁杰不得不再次劝谏女皇。表示如果再不加以节制,则国家危矣。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武则天却向狄仁杰张开了嘴,然后说道:“爱卿,你看看这是什么?”
狄仁杰走进才发现,女皇的口中竟然长出了新牙。原来武则天认为自己的身体在采阳补阴之后越来越好,甚至开始换牙,有了越来越年轻的错觉。在此之后,狄仁杰也明白了武则天的用意,不再过问此事。
而最终,张氏二人的乱政行为最终引发了政变。在众臣的逼迫下,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而二张也被杀。数月之后,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享年82岁。一代女皇,最终归于尘土,留下功过与后人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