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新事“江南槐市”飘来咖啡香

2023-07-21     晓梦爱娱乐

原标题:老街新事“江南槐市”飘来咖啡香

怎样才算活?

那么,高新区(滨江)启动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工作,究竟要在长河老街引入怎样的业态呢?赶在8月底,我们又去了趟老街,提前来一番实地探秘。

江南槐市

缔造儒商兴业传奇

“嗡嗡——铛铛——”电钻声、打钉声此起彼伏,在震耳轰鸣和滚滚烟尘中,眼下的长河老街到处在热火朝天地忙碌施工,意味着一期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

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里是“另一个滨江”——

泽河之畔大河沿焦俊/绘

白墙黛瓦,青砖古宅,择水而居,廊径曲折……长河老街,“活着”的古镇,流动的文化。早在吴越时期,长河就有村落,南宋时期开始形成自然镇。历史上,长河老街是以来氏、汤氏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这些宗族在建村发族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街市。

到了明代,槐(横)街和泽(直)街呈“丁”字形的街市格局基本形成,槐、泽两街相交于财神桥头。街宽2米许,店面基本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考究,有的檐下还饰以牛腿木雕,多为明代遗存。

由于长河老街多槐树,长河素有“江南槐市”之称。山果水产,鲜活上市;茶坊酒肆,顾客盈门。到了乾隆年间,街市更为兴旺,《长河八咏》道:“泉甘土沃物争新,杨果朱樱橘品橙。十二桥头沽酒店,东西市上卖鱼声……”当年,曾与塘栖、西塘、南浔、乌镇等古镇齐名,俗语“萧山长河头”,代表了当年江南集镇的兴盛历史。

明清至民国,老街店铺毗连。规模最大的是周源源南货店,双开店面,资金雄厚,还在闻堰等地开设分号并自设咸鲞加工场和糕店作坊,堪称长河镇上商业“巨无霸”;来哲甫集股开设的纶昶茧行,设在大夫第内,雇佣职工100余人,收购四乡蚕茧,加工烘干后再运往杭州丝厂,这是长河第一家“股份公司”……其他“夫妻店”、“父子店”等不胜枚举,有大小店铺120余家。

财神桥焦俊/绘

曾经老街也以茶馆闻名,其中龙泉园、第一楼、金乐园等茶楼,以“冠山茶叶乳泉水”闻名远近,可与龙井茶叶虎跑水媲美。而茶馆也是调解民间纠纷的地方。旧时法律不完善,又缺乏调解机构,于是茶馆“讲事”成为常态。

长河流入故里,斗转星移,当初的繁华渐渐褪去,昔日舟船堵河、吆喝四起的商贸盛景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梦回几许烟雨……

一杯咖啡

续写老街新故事

而今,走进长河老街,一砖一瓦还沉淀着历史的斑驳,迎面的风却已吹来了新时代的气息。

沿槐街而行,数十间国有商业用房正在施工修复,也有动作快的店铺已经正式营业。比如“麻雀咖啡”,恰如其名,40多平方米的店铺里小而精、小而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营云南生态咖啡、咖啡豆和周边产品。

有意思的是,整家店的风格走的是亲近大自然、触摸大地的路线。店内装修简洁,保留了原来房屋的木梁,只重新上漆,并装饰了三五成群、姿态各异的小麻雀。

“我们老板是滨江人,他很喜欢老街的慢时光,也想尽可能地保留这种味道。”麻雀咖啡店长徐肖敏说,前两周的试营业期间客流量还是不少的,每天能卖七八十杯咖啡,“等老街正式开街,后期整体业态丰富起来,相信会更火爆。”

“这样一个充满江南韵味和市井烟火气的文化集聚地,在‘国际滨’是独一份。当下城市生活节奏很快,越来越多人喜欢开放式、可以静下来的文旅消遣,而长河老街的气质形象将会带来极强的吸引力,近期几乎每天都会迎来热衷古镇文化的年轻人前来打卡。”隅田川咖啡公关部总监姚远表示,这也恰好契合了其品牌调性,“我们的受众不单是楼宇白领,而是普通大众,是想让所有人都能喝到新鲜平价的好咖啡。”

咖啡新社交文化与长河千年古镇文化的碰撞,注定将在这里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一路走,你会发现,老街还有结合来氏文化及九厅十三堂文化,独家打造的咖啡品牌“来一杯”;有集咖啡、艺术品与艺术交流融为一体的“FunArchitect咖啡”和“盘中顿觉”……

以前的“江南槐市”儒商兴业,而未来的长河老街则将以“两街四区”的运营规划布局,打造民生区、匠心区、休闲区和艺术区四大区块业态,赓续历史文脉,留住老街文化的根与魂,呈现新的“江南槐市”,打造一张高质量、重文化、宜休闲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代表名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b306074709263a2c28b9d5b3586cb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