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杀狗的七大行为,及时纠正避免,有助于延长狗狗寿命

2023-12-25     豆豆和狗

原标题:慢性杀狗的七大行为,及时纠正避免,有助于延长狗狗寿命

大家都知道狗狗的一年等于人类的七年,从人类的角度看,狗狗的一生十分短暂,每当到了狗狗老了要离开主人的时候,主人免不了伤心难过。

虽然狗狗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在养狗狗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行为,就能避免狗狗受到很多伤害,从而延长它们的寿命。

有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在无形中是对狗狗的伤害。纠正以下这些慢性杀狗行为,让狗狗陪伴我们更久一些。

一、忽视狗狗的牙齿保健

曾有人研究过,牙齿的健康与否跟人类的寿命长短有直接的关系,

在五岁以上的狗狗中,约85%的狗狗患有牙周、牙龈疾病。如果主人忽视狗狗的牙齿保健,长期以往会导致狗狗的口气难闻,进一步导致狗狗的心脏瓣膜问题、肾脏内部感染等。而患有牙周疾病的狗狗,在狗狗进食后,食物的残渣停留在牙齿表明会形成牙菌斑。

需要注意的是,洗牙需要麻醉,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不需要太频繁,一年一次即可,不适用年老、患有疾病的狗狗。

二、常年不带狗狗体检

三、让狗狗吸二手烟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吸烟的人还是很多。二手烟不光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狗狗也是一样的。二手烟会增加狗狗患上肺癌的风险。美国曾经有人做过相关调查,

对于巴哥、斗牛这样的狗狗来说,它们的鼻腔较短,一旦呼吸到不干净的空气很难过滤干净,二手烟对它们的伤害会更大。而吸烟的主人即使离开家了,家里的沙发、枕套、家具表面都会有二手烟的吸附,人虽然离开了但是狗狗要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待一天。为了家人和狗狗的身体健康,远离二手烟是最好的办法。

四、不做心丝虫、跳蚤和蜱的预防工作

心丝虫寄生在狗狗心脏内,会引起死亡。跳蚤、蜱虫会引起狗狗的很多皮肤病。所以做好这些的预防工作跟接种疫苗一样重要。

平时带狗狗出去玩耍的时候,狗狗难免会遇到草地、灌木丛等。

五、不给狗狗绝育

狗狗在发情期容易性情大变、冲动易怒,变得更有攻击性。可能会因为追逐配偶而离家出走,还会咬人、破坏家具、自残等等行为。

六、户外活动无人看管

很多悲剧的发生都跟狗狗户外活动无人看管有关。马路上的车流、人类、其他动物对狗狗来说都是潜在威胁。狗狗一旦走丢了,是很难找回的,有时候性命都难保。

七、不经常让狗狗社交

跟上一条相反的是,很多人把狗狗养在家里从来不让狗狗出门,主人出门有事的时候,狗狗就独自待在家里,这也是对狗狗一种过度的保护。长期脱离社会,是对狗狗的一种伤害。

以上就是慢性杀狗的七大行为,各位铲屎官们结合自身情况,及时修正避免这些行为,可以帮助狗狗健康生活、延长狗狗的寿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a6c75dd2f29ee95ed516d01bc963e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