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祖国万里海疆
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
秦皇汉武 封疆拜日之地
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乡
这就是荣成
天之尽头,天鹅海岸
在神奇的北纬37度黄金海岸
荣成人挥动如椽巨笔
绘出秀美如画的千里海疆长卷
荣成自古为“海上咽喉,东陲要害”,明时设卫所于此,故形成独特的海洋卫所文化。海,是荣成历史的根,也是荣成文化的魂。这里,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样,被授予“中国渔民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随着大天鹅的陆续回归,荣成成了冬季旅游的热门城市,让我们一起向东向海向荣成,赴一场浪漫之约。
站上成山头 ,待红日自天边跃出,凭栏远眺,海天一色、礁石嶙峋、云雾飘渺、天高海阔,尽收眼底。
早在春秋时期,成山头就是山东半岛沿海风景线的重要一环。齐景公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至于琅邪。”文中的“朝儛”,指的就是成山头。在神祇崇拜的远古时期,成山头又被誉为日主神的居住地。因此,拜日、祀日、祭日则成为当朝王者的一项重要活动。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先后两次登临成山头。在成山头留下许多历史古迹和遗址,如始皇东巡时的左驿道、秦代立石、射鲛台、祭坛遗址、望海台遗址等,民间也因此流传很多有关秦始皇的精彩故事和神话传说。
荣成历史古迹众多,成山头、石岛港、朝阳港是中国古代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连同境内国宝留村石墓群,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古代北方重要遗产点实施保护。
在赤山景区有一座千年古寺法华院,犹如石岛湾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发光,镌刻着历史的记忆。
荣成有八景,即:不夜城、秦桥遗迹、峨石灜波、牢山云洞、花斑彩石、龙池畅观、玉驾仙境、游龙山寺登天门绝顶,每一景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
穿上喜庆的服装,腰间系上腰鼓,踩着铿锵有力的节奏,精彩的渔家秧歌便上演了。在荣成,渔家秧歌、渔民号子、渔家锣鼓是荣成特有的“三渔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依托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机制,“三渔文化”常下乡、常在乡,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实现了活态传承和产业化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海草房 是荣成海洋文化的见证,目前荣成遍布着200多个以“海草房”为特色的传统渔村,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13个、省级传统村落21个。
海洋特质和数千年历史积淀,为荣成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15项。
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凸显出荣成的海洋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形态鲜明、种类多样,且存续状态良好。
在荣成吃啥?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海鲜,荣成的海鲜也从不会让食客失望。海参、鲍鱼、对虾、海胆、螃蟹、爬虾……当满满一大盆海鲜端上桌,就能亲身体验到生活在荣成海边的“豪横”。
地处神奇的北纬37度线,这里1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6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与海湾、浴场、岛屿相生相映,勤劳的荣成人在这片海域“牧海耕渔”,也获得了大海的无私馈赠。
这里的海带、海参、鲍鱼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15%和14%,荣获“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等美誉。
海鲜虽美,但在荣成人的餐桌上,却不只有海鲜。香喷喷的大花饽饽、麦香浓郁的盛家火烧、口感Q弹的地瓜面……每一种味道,都萦绕着浓浓的乡愁。
在荣成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瓜果亦是格外飘香,被称为“糖包子”的无花果、糯糯甜甜的枣油桃、爆汁的软枣猕猴桃……每一口都令人垂涎。
除了吃之外,喝上一杯荣成绿茶,瞬间提神醒脑。这里的绿茶回甘浓烈、汤色清鲜、深受喜爱。
畅游齐鲁 “县”在出发,去荣成!
欣赏大天鹅在雪中浪漫起舞
迎接中国大陆海岸上第一缕阳光
跳起欢快的渔家秧歌
品尝色香味俱全的海鲜大餐
……
向东向海向荣成
出发吧~
来源:文旅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