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新作,终于来了

2019-07-22   第十电影

今年暑假档的好莱坞大片《狮子王》,你们都去看了吗?

迪士尼的“真狮版”狮子王,用顶尖CG特效,还原了我们记忆中的草原往事。

25年前的动画版《狮子王》,是2D时代不可复制的巅峰之作:主角鲜明可爱、故事激动人心、音乐脍炙人口。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至今流传甚广,它是音乐家埃尔顿·约翰的经典作品之一。



比音乐更传奇的,是埃尔顿·约翰的传奇故事。

最近,电影《火箭人》就以他为主角,记录了一段别样人生。



电影一开场,就是奇装异服的埃尔顿。他大摇大摆地走入了互助小组,在众人面面相觑的尴尬氛围里安然坐下,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



埃尔顿小时候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可信手弹出动人的音符。接受相关的音乐训练后,他的水准开始突飞猛进。



然而,埃尔顿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不好,争吵冷漠的关系给幼小的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他磕磕绊绊地成长,从弹古典钢琴转型到玩现代摇滚。作词人伯尼成为了埃尔顿的好搭档,两人结伴创作,去外国巡演,受到了热烈拥戴。在年少成名的巅峰期,埃尔顿还和同性恋人相爱,后者成为了他的经纪人。



但好景不长,埃尔顿开始沉沦于声色犬马中。创作陷入了低谷,恋人离他而去,他开始吸食毒品来麻痹自己。为了重振旗鼓,他开始痛苦地戒毒……

爹不疼妈不爱、恋人背叛、吸毒戒毒……电影用绝大篇幅描绘了埃尔顿·约翰被嫌弃的前半生。

但在充满痛感的自我怀疑中,他也创作出了征服人心的音乐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歌曲皆采用了扮演埃尔顿的演员塔伦·埃格顿的翻唱原声。

从外形来看,演员塔伦·埃格顿和音乐家埃尔顿·约翰并无相似之处。但塔伦·埃格顿凭借演技弥补了外形差异,力求达到形不似神似。



小编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王牌特工》中的“蛋蛋”,没想到一眨眼就能hold住形象多变的音乐家了。



《火箭人》的导演是德克斯特·弗莱彻,曾经指导过《飞鹰艾迪》,即将拍摄《大侦探福尔摩斯3》。他曾接替《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导演布莱恩·辛格,为影片完成了后期拍摄和剪辑。

担任导演之前,他是混迹片场多年的演员,曾出演过《两杆大烟枪》。从目前的导演作品来看,德克斯特·弗莱彻的转型还算成功。



对于传记片而言,在写实和虚构之间保持平衡并非易事。

情节受制于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以人物经历的写实再现为主线。但100%的还原,难免会有些单调乏味。在真实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的改编或艺术性的包装,往往能增添影片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火箭人》就是其中的优秀案例。

它在人物经历和服装造型上,严格遵循了原型事迹。

即使是不光彩的吸毒、性party,充满争议的性取向,电影都做到了有模有样的还原。为了市场着想,制片方曾想把它删减为PG-13版本。但遭到了埃尔顿本人的抵制,他声称自己从未有过PG-13的人生,力挺接近现实的R级原版。



从服装造型设计,也能看到剧组的用心程度。虽然埃尔顿本人样貌普通,但毕生钟爱时尚,拥有2万副眼镜和几万件衣服。每次开演唱会时,他都是全场最酷炫的崽,怎么夸张怎么穿。2004年,他还在纽约开了衣橱店,专门出售自己的二手服饰。

影片参考了埃尔顿特立独行的演出服和私服,尽力还原了每一套博人眼球的大胆穿搭。拍摄期间,演员塔伦·埃格顿共计换了250套服装,为了“穿上去像一点”他还专门锻炼了身体。



为了避免拍成中规中矩的个人流水账,《火箭人》采用了目眩神迷的剪辑手法。

埃尔顿的日常生活和音乐作品串联在一起,以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模糊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

例如《Rocket Man》这场戏中,身处谷底的埃尔顿在音乐中得到解脱,原地悬浮升腾到空中。惊艳的视觉效果和倾泻的情感张力,同时达到了高潮。



同为音乐传记片,同一导演前后经手的两部作品,再加上公映时间又比较接近,《火箭人》和《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免被拿出来比较。

《火箭人》和《波西米亚狂想曲》最出色之处,都是片中的音乐桥段。这足以证明:观众更多地是被皇后乐队的牙叔/埃尔顿·约翰所感染。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高潮是最后一场演出,惟妙惟肖的“对口型cosplay”也让气氛high到极点。《火箭人》的高光时空比较分散,出现在每一次的歌曲串烧中,戒毒结局归于平静,优点在于它塑造的埃尔顿较为复杂饱满。

两部不分伯仲的电影,在国内外评分网站也开始了battle。



两者在IMDB上是评分接近;在烂番茄上,《火箭人》以90%的新鲜度,力压《波西米亚生活》;但有奥斯卡奖项加持的后者,又多了一层官方认证。

两部爆款音乐传记片,你更愿意pick哪一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