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秋前后,正是海鲜最肥美的时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节日,使得海鲜的价格也一日千里,涨势汹汹。
和海鲜一样,中秋节的当家主角月饼,在中秋节后也不顾身份的疯狂大降价,甚至降的很疯狂。不过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海鲜中的中秋“王者”----大螃蟹,此时也开始“烂市”了。这个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还记得有篇报道曾经说了临近中秋时候的大螃蟹价格。那是在北部湾渔场,九月初的时候,整体上螃蟹价格偏高。可是就在一众高价格的螃蟹中,却出现了一股清流。有一种和高价螃蟹看起来长得一样的,售价却偏低的让人恨不得马上掏钱。
这就让人觉得纳闷了,明明看起来一样的螃蟹,有的卖68元一斤,有的卖25元一斤,区别在哪呢?怎么分辩呢?
其实,要是不懂行的,还真就分不出来了。别看看起来一样,其实它们内部的品质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呢。有经验的渔民这样说:螃蟹要用手来捏,螃蟹内没有肉的,捏上去会凹陷,这就是空壳螃蟹。如果捏上去硬实,这螃蟹里的肉就是饱满的了。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螃蟹,就出现了两种价格。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今年中秋期间的螃蟹价格偏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中秋时候,广东的海鲜经销商给出的价格是:蓝花蟹批发价70元一斤;母花蟹50元一斤;白蟹相对便宜,30元一斤。同时他们说,这次价格不只是因为恰逢中秋,还因为不久前的台风影响,市场缺货,再就是今年开海之后,螃蟹的产量不如往年,这些都同时造成了螃蟹的价格居高不下。据海鲜经销商介绍,往年开海时候的价格都是批发价最低的,一般一斤40元左右,去年还曾有过25元一斤的时候,但是今年的拿货价就到了60-70元。
不过,这种高价并没有坚持多久,中秋一过,螃蟹的价格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人们都说:螃蟹“烂市”了。为啥以往备受追捧的螃蟹,今年风光不再了呢?老农分析了4点,我们一起看看。
第一,螃蟹看似已经上了寻常人家的餐桌,实则只是节日餐桌的点缀,但它是高级餐厅的必备配置。不过,现在人们吃饭讲究经济实惠,虽然美食的市场需求大,但是那是消费人群基数,并不是平民消费。
第二,今年猪肉价格高涨,同时带动了牛羊肉以及鸡鸭肉的价格上涨。包括水产,其实找涨价原因有很多,但是涨价这事,其实跟风居多,本来就吃不起的大螃蟹,涨价之后让人更加高不可攀了。
第三,不良商贩为了多卖钱,把捆绑螃蟹的绳子绑了一层又一层,甚至螃蟹不再论斤卖,而是论个卖,一只螃蟹三十块的有,四十块的也有,与其拿这个钱吃几两螃蟹肉,倒还不如买一斤猪肉吃吃来的爽快。
第四,螃蟹贵了,就有人想起了省钱的门路,那就是提前预售,发放礼券。这也就是最近很火的“纸螃蟹”骗局。
正常的预售,那就是意味着打折,不过最后领货时候的猫腻却让很多人连呼上当。比如标注为4两的螃蟹,去掉五花大绑的绳子后还剩2两,这被人形象的称之为“卖绳子送螃蟹”。不过,有些人比这还惨,毕竟这还有螃蟹吃,有些礼券,就真的只是礼券了,根本是只收钱不发货,套路满满。
而背后的厂商,只需要做足了策划,并不需要去真的养螃蟹,只要把券发出去,然后形成一个厂家中介消费者中介厂家的产销闭环就可以了。这样,一张券,转个圈,钱就到手了。而拿着券的人,这手里的券既不能换成钱,也不能换成螃蟹,结果就只能默默承受这个新式骗局的阵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