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年仅35岁的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摔倒昏迷。经过抢救,医院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消息一出,广大网友惋惜悲痛之余不禁疑惑:一向以健康强壮、精力充沛形象示人的高以翔为何会猝死?27日,丁香园旗下健康科普平台丁香医生网站官方微博@丁香医生在微博发文称,根据高以翔参与拍摄的节目性质、拍摄时间来判断,初步猜测可能是工作强度过大、过度劳累导致。
1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因自然疾病在24小时内突然死亡。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死亡中,多数都是高以翔这样的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因心脏问题导致的突然死亡。
2
为何心源性猝死频发在年轻人身上?
我国心源性猝死人群中,18-39岁的青年人占比最高,达到43%。
发生猝死的人,很大比例是看似非常健康的年轻人。近几年,在马拉松赛场上跑死、办公室里累死、网吧里熬夜死的屡见不鲜,大家纷纷感慨:脱发算什么?能活着都不错了……
过去,临床上中老年人因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往往多见,但如今老年人通过医生给予专业的慢性病管理后,猝死概率较此前有所降低,反倒是中青年病例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中青年人群应酬过多、压力过大、过度劳累,并且有长期熬夜、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可能成为心源性猝死的诱因。
3
学会心肺复苏,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中41.8例,也就是说每天有近1500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人的心脏一旦骤停,一般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5分钟之内。但是,约有60%的心源性猝死病例发生在医院之外,因此院外急救是挽回心源性猝死的重要途径。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对拍打呼唤没有反应,也没有呼吸,就应该怀疑有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在120救护车到来之前,最有效的救治方式是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进行心脏除颤,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因此,近年来加强普及公众心脏猝死急救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更多的人能正确掌握猝死的急救技能,就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接下来的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黄山首康医院的美小护手把手教你心肺复苏,帮助心脏骤停的人跑赢死神,重启生命。
尽管心源性猝死发生前,没什么典型症状,但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对于既往健康的人,要戒烟限酒,清淡饮食,心情舒畅,保证睡眠。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口疼痛不适,或者与运动强度不匹配的心悸、呼吸困难、疲劳、视物模糊、头晕等症状,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不能缓解的话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硬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