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赞不绝口的“中国仅有”,让老外垂涎三尺的特供车哪里不一样

2019-09-20   依然观车

在最初,国外汽车厂商生产的车型到了中国逐渐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各大车企纷纷开始针对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消费者的喜好量身定制更适合国人的车型,也就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中国特供车”。

毕竟国外汽车厂商在中国汽车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也都懂了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的重要条件:

德国厂家懂了中国的道路条件要比德国颠簸很多,就把卖到中国汽车的悬挂舒适性做得越来越好;

日本厂家懂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是追求以大为美而不是日本的以小为精,就把自己产品线中最大个的车型引入中国;

美国厂家懂了中国并不全是美国那种直线道路而且油价比美国贵很多,就把卖到中国汽车的操控性做好、排量做小;

而在2010年前固执己见的法系车到了2015年也不得不融汇变通的为了讨好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而做出改变。

除了对车型的重新调校,部分厂商干脆直接推出了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产品,以上这些都属于“中国特供车”。

销量比较不错的中国特供车有:一汽大众宝来、长安福特福睿斯、北京现代名图、东风本田XR-V、上海通用别克威朗、上海大众新桑塔纳、新捷达、朗逸、朗行、朗境、雪佛兰的新赛欧、广汽本田凌派、上海大众凌渡等。

不过在众多汽车厂家中,只有大众是始终贯彻中国特供车的车企,而朗逸则是首款中国特供车型,朗逸上市后的市场销量让大众尝到了甜头,2008年和朗逸一同上市的还有大众新款宝来,2008年之后的宝来车型都是中国特供车型。

而大众朗逸家族中除了朗逸还有朗行、朗境两款车型都是中国特供车型,我们都知道,国内消费者普遍喜欢空间更大的车型,因此这些大众中国特供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车身尺寸、轴距、内部空间都比同级别全球车型更大。

另外需要跟大家说的是,大众速腾实际上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供车,海外版大众速腾名为“捷达”,只不过此捷达非彼捷达,国内版速腾只是针对海外版“捷达”进行了一定的轴距加长,就像奥迪A6的国产加长版奥迪A6L一样。

至于本田的中国车型,就不像大众多生孩子好打架了,因为本田车型在每个细分市场上的份额也就那么一两款,而在这种条件下,本田投放中国的特供车并不多,其中凌派就是一种。

凌派用的是二代飞度的底盘,众所周知二代飞度还是存在着一些隔音差、高速飘这样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在凌派上就没有出现。凌派在这款车型上加强了隔音,增强了配置。运用了大量当时很流行的镀铬装饰,最明显的就是前脸的Logo那一条,虽然用的是A0级车的底盘,但是空间是A级车的空间,车身尺寸为4664/1750/1505mm,轴距也是2650mm。与飞度相比那是大了一大圈。

另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特供车型就是本田杰德,没错这个是中国特供车型,但是后来在日本上市了。这是中国特供车的一次完美内销转出口,同样的在别克上也有过。这样一辆杰德可以说很好地抓住了中国人对空间的需求,并且还做出的差异化。还搞出了6座车型,类似MPV,但是没有MPV看起来那么臃肿。反而是车身的线条,以及外形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车身尺寸为4660/1775/1500mm,轴距为2760mm。轴距比标准的2700还长了60mm,这位空间魔术师当然不会浪费这么长的一个延伸。

当然,中国特供车确实更加适应国人的需求,不过凡事没有十全十美,一般“中国特供车”在机械层面的造诣都不高,就是上文说的,在消费者不在意的地方不怎么下功夫。一般“中国特供车”都不是完全独立研发的,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否则不可能把成本控制得那么低。有的是采用老旧平台的拉皮产品(如朗逸来自第四代高尔夫的PQ35平台),有的是采用低一级车型平台变大而来(如凌派来自飞度平台),有的则是由其他市场上车型改进而来(如名图来自欧洲版现代i40)。“中国特供车”在机械水平方面还是赶不上“全球车型”,还是思域和凌派的例子,思域的操控性和驾驶的精致感是凌派所没有的。而且机械方面的水平不止体现的驾驶乘坐感,“全球车型”有厂家更大的投入,出现一些设计层面的低级问题的可能性也较低。

至于其他的中国特供车型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