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总是不停地述说着即将过去的2019有多糟糕,但到了年底的时候,这个年份还是带来了些许温柔。
11月跟12月的好片太多太多,不断地满足着爱看电影的你与我。
聊过《南方车站》聊过《好莱坞》,当然还有——
婚姻故事
每年的金球奖,可以说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前瞻;
公布提名前原以为大热门的不得是《爱尔兰人》亦或《小丑》,但公布后才发现被《婚姻故事》拔了头筹。
最佳影片、最佳女主、最佳男主、最佳女配以及最佳剧本、最佳原创配乐,一共六项提名领跑。
转念一想也合理,
《婚姻故事》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后赞誉不断,大概一周前在Netflix上线,评分也是居高不下。
豆瓣评分稳定在8.8分,IMDb8.4分,Metascore94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6%,全平台好评,已经是很多人的年度十佳之一。
坦白讲比起其他几部热门好片,《婚姻故事》其实吸引力是最少的,故事也最简单。
别人都是黑帮史诗、电影往事,就它只讲一段失败婚姻。
详细概括,就是一对美国中产阶级夫妇的离婚往事。
在这个全世界下沉的时代,关心一对美国中产阶级夫妇本身就显得相当不接地气,而且婚姻家长里短狗血生活还能拍出什么花样?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告诉你,可以的。
电影的开头,是两段自述。
亚当·德赖弗饰演的丈夫,缓缓叙述着自己妻子的一切优点:
她在外待人和善、热爱小动物,事业上是名优秀的戏剧演员,出名早演技好;
在内事事安排得妥当得体,
给家人剪头发,礼物送得恰到好处,甚至还能帮丈夫开罐头...事无巨细都得心应手,俨然是居家好能手。
同时另一边,妻子妮可(斯嘉丽·约翰逊饰)眼里,丈夫查理也是十足的好人。
节能意识强,会照顾自己的小孩;家务能力满分,会做晚饭会补袜子跟熨衬衣;
性格尤为理性,既上进又能照顾身边人。
两人眼中的对方近乎是完美伴侣;
而且太多太多细节,俨然只有深爱到极点才能切身感受,但镜头一转,事实却并非观众心中的模样。
实际上刚刚的美好画面,只是离婚心理调解师布置的作业。
两人以同样的姿势坐在各自单人沙发上,纸上是过去爱的点点滴滴,
但这段温馨梦幻的蒙太奇拉开电影的序幕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场冷酷现实。
他们正准备离婚。
离婚总有理由,这对中产阶级夫妇走到临界点的原因,其实并没有啥虐恋情怀。
简单来说,就是两人生命中的目标不同了。
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普通人,
查理是一名天才戏剧导演,他在纽约有自己的剧组和剧院,事业步步向好,即将到百老汇演出,甚至已经拿了奖。
听起来成绩相当优秀,但这所有的一切,其实是建立在牺牲了另一半的基础上。
与查理组成家庭的妮可,同样是名优秀的演员;
早年间因为一部作品声名鹊起,大好前途摆在她面前;
但因为爱情,妮可放弃了一切。
她搬离家乡洛杉矶,只身一人跟着查理来到纽约,成为一名戏剧演员;
接着小孩出生、生活逐渐向前,连保姆都羡慕这种神仙伴侣。
但这种看起来稳步向好的过程,对于妮可来说却是煎熬。
当初因为爱情放弃的一切,在时间的冲刷之中逐渐又浮出水面。
她在自己的生命里愈发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查理的成就愈高,妮可愈觉得自己是对方的附属品。
当来自洛杉矶的一个美剧试播集向她发出邀请时,如导火索般一切都引起了改变。
妮可带着小孩回到洛杉矶,两地间4000多公里的距离,让他们的婚姻越来越接近尽头。
而这最后的一段路,是《婚姻故事》着重讲述的地方。
它完全描绘了一场婚姻走到半程的无奈与悲哀——
仍然相爱,却已经不再合适。
他们之间依旧有爱,而且既真诚又深切,
当年因为激情的闪婚不是冲动,而是合适;即便身处分离的困境,但两人之间的默契与化学反应却依旧是甜蜜日常。
开始细细列出对方的优点自不必说,两人跟彼此律师的第一次交谈那里,简直暖地让人心疼。
上一秒两位律师还剑拔弩张毫不退让,总想着从对方嘴里抠点什么下来。
但下一秒点餐的时候,空气就发生了变化。
查理还在纠结自己想吃什么,妮可顺手拿过、一眼望过就知道丈夫口味;
聊天聊到一个好笑的梗时,还会不由自主地相视一笑。
即便理智上两人正在冷冰冰地分家产抢抚养权,但结婚多年留下的习惯依旧伴随在彼此身上。
我深切地懂你,你也完全理解着我。
这就是爱,真真切切、毫无虚假的爱。
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爱解决不了一切问题,甚至走到最后,连体面都维持不住。
《婚姻故事》全片最高潮的段落,是两人一场吵架的戏。
上了法庭、律师辩证之后,需要一位监察员介入去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
妮可怕伤害到小孩,不想走到那一步,于是绕过律师选择和查理私下见面。
两人一开始还能冷静交谈,查理习惯性拿出果汁插好吸管交给妮可,一切宛如平常。
不过在对谈中,理智逐渐剥离,那些多年埋藏着的怨怒、痛苦,统统倾泻在对方身上。
从原生家庭、到生活小事再到人生攻击...
妮可和查理没给对方留丝毫脸面,用最恶毒的语言伤害对方,并且伤害着自己。
但在两人情绪最顶端的时候,查理突然崩溃跪倒在地,前一秒忍不住对面死的两人一时间又拥抱在一起。
一个不断说着对不起,一个温柔说着没关系....
这场长达7分钟的吵架从歇斯底里到突然缓和,充沛的情绪突然释放,一切似乎变得无关紧要...
爱是真切的,没法继续走下去也是真切的。
电影越往后走,对两人之间婚姻的展现就越来越残忍。
话语权交由律师,情感全部剥离,辩驳的都是证据、财产和一个个量化的“感情”。
两人过往的多年生活,在律师口中全部成了筹码。
婚姻里感情逐渐褪去,剩下的就是利益的分割。
全片都在给予一种温柔且残忍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又尤为亲切,仿佛能在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找到相似的体悟。
总有一些东西求而不得、无法兼顾,即便爱仍在还在,却改变不了什么。
“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爱他,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段话源自最初妮可写的那封信,但当查理念出来时,他们已经离婚一年了。
时间总会把一地鸡毛扫去,抚平一切,改变那些不愿放手的过往。
《婚姻故事》不是一部强剧情的片子。
没有反转、没有视觉冲击,但电影后劲极大,伴随着某种“窒息感”看完,还要好久才能缓过来。
因为真切的事实,那把伤害妮可查理两人的刀,也不断捅向观众。
但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两位主演实在太精彩了。
两人都抛却了过往的刻板印象,融入这个新的角色。
特别是斯嘉丽·约翰逊。
在称呼她时我更情愿打出全名,也不太愿意再叫她“寡姐”(当然标题还是需要简洁明了)。
这个爱称停留在漫威宇宙就好了,尊重一位优秀演员的方式,是承认她个人,而不是懒惰地赋予角色标签。
坦白讲,我觉得黑寡妇这个角色成就了斯嘉丽·约翰逊,却也束缚了她。
人们印象里,大多是那个胸大腰细屁股翘的性感特工,却总是忘记这具肉体内所藏着的宝贵灵魂。
那个在《午夜巴塞罗那》 《迷失东京》和《带珍珠耳环少女》里肆意散发魅力,吸引着所有人的宝贵灵魂。
如果说7分钟吵架戏是全片的高光,
那前半部有一段6分钟左右的独角戏,则完全是斯嘉丽·约翰逊的纯粹表演
妮可在律师面前讲述着自己跟查理,从认识到貌合神离的过往。
情绪由冷静到情不自禁,到聊起美好回忆时的欣喜,层次变化之丰富,简直精彩至极。
此时此刻我已然忘记了这个女人是谁,就只记得,她深陷痛苦之中,并且这种痛苦我也感同身受。
好演员其实就该是如此,所塑造出的好角色,也该是如此。
总的来说,《婚姻故事》就是一部难得的好片。
好演员、好故事,还有一个不圆满、但终究算是好的结局。
适合2019年末的冬日,也适合每一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