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在泰山区新康医院落成不久的留观点,区纪委监委疫情联防联控检查组对防控专项资金进行了对账检查。“疫情防控资金必须专户专账、专款专用,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检查组反复叮嘱。
这是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对疫情防控重点单位的一次常态化监督,截至4月9日,区纪委监委出动检查组730余人次,覆盖单位场所2300余处,督促整改各类问题270余项。
“疫情一时没消除,执纪监督一刻不能放松,区纪委监委将继续盯紧靠实,督促部门单位将‘严格防’和‘有序放’结合起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强表示。据了解,疫情防控开展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已建立起联动联防组、派驻纪检组、区委巡察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形成日报告、集体研判处置、组长会议等7项制度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确保监督时时在线。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压紧压实部门主体责任是有效监督的关键。“作为泰城东部重要购物场所,人流很大,出入口虽然有人值守,扫码测温基本工作形同虚设,有些顾客进出不戴口罩。”4月12日,区纪委监委第二督察组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问题督办单》,督促责令商场立行立改。
并且,根据市区道路卡点撤除,公交车恢复运营的实际,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到区交通运输局、区公路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3家单位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维护交通运行秩序。
同时,升级区委机关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涉疫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加快办理时效,一经发现相关线索,及时转办纪检监察室,督促承办单位第一时间核实,特别是对干部履职情况信访举报问题,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处置。
“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公司正常运转或许会遥遥无期,真是太谢谢你们了。”3月10日,泰安市亲亲食品公司总经理徐燕君向泰山区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当面致谢。
据了解,在了解到企业复工复产后,5名关键技术工长因封闭管理无法及时返岗的情况后,区纪委监委立即协调驻地单位,协助办理健康证明,短短三天,5名技术骨干顺利返岗。日前,企业4条生产线已全线开工,复工复产率达到100%。
一手抓疫情防控监督,一手抓复工复产政策落地监督。泰山区纪委监委抽调3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走进企业车间、深入店面商铺,监督落实疫情防控,并收集复工复产中的困难问题,着力从最需要的人力资源、防护物资等要素保障入手,当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协管员”。
同时,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逐条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街道镇、区直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开展清单式监督检查,不断压紧压实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严防企业防疫复工“中梗阻”问题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区纪委监委帮扶企业3家,商铺120余处,协调解决问题140余个。
连日来,区纪委监委第一督导调研组走进邱家店镇东燕庄村和宋官村,围绕疫情期间脱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建设等开展督导调研。“针对贫困村,必须做好结合文章,延伸监督链条,高质量打赢防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在座谈会上,调研督导组开宗明义。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找到了新销路,再也不愁草莓卖不出去了。”看着滞销的农产品终于有了眉目,邱家店镇宋官村万家乐果蔬大棚业主张大姐高兴地说。据介绍,针对村里11个大棚700余平米的种植草莓滞销问题,区纪委监委脱贫攻坚调研组积极帮助对接街道镇、扶贫部门,推动及时联系商场、超市、果蔬店,拓宽滞销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保障了贫困从业人员经济利益。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4月7日,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工作方案》,针对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扶贫产业,围绕5项监督重点,统筹派驻、巡察、街道镇力量,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措施列入督导清单,着力加强对脱贫工作连续性、脱贫政策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疫情期间贫困人口就业稳定、收入稳定,稳步脱贫。
(泰安广播电视台 泰安之声·融媒体记者 秦一力 通讯员 黄丽娟 石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