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审美标准是怎样的?

2019-07-24     国风丽人行

元代画家王绎在《写真古决》中曾提到,完美的脸部比例讲究“三庭五眼”。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

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

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各占比例的1/5。

有的妹子喜欢高鼻子,跑去隆鼻,这样就会显得中庭增长。

中庭偏长会失去少女感,显得成熟妖艳,甚至是过于硬朗具有攻击性。

而现在的网红脸有大眼睛高鼻子尖下巴,却不符合“三庭五眼”这个规则。

在古代,最好的脸型是鹅子脸(上部略圆,下部略尖)or满月脸(面如满月,脸盘又圆又白)才能吃得开。

比如仕女图里的盛唐美女,都是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团子脸。

那么U型脸或者V型脸就真的一点也不美么?答案肯定是美的。

总的来说,我大天朝的脸型审美,大概经历了OUV的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女性有了不一样的见解。UV脸型更具攻性,也是一种女性地位提升的象征。黄种人大多数眼睛不大,脸没有那么立体,相较而言,只有有钱人才会吃得白白胖胖。

古人常用“地阁方圆“形容美女脸蛋圆润有肉。从面相来看,脸部有肉不仅显年轻和福气,在古代,还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美女的眼睛标准大多是大眼睛双眼皮。

可是在古代,单眼皮才是美女的标配。从历代的仕女图中就可看出,古代对眼睛的审美,大多都是细而长的丹凤眼单眼皮。

当然古人描绘美女也有大而圆的杏眼。不过无论大小,这些眼睛更多形容的都是单眼皮。

这不是针对双眼皮,而是因为自然环境决定。古代中原人很多都是单眼皮。

到了唐代,西北双眼皮的少数民族跟汉族有了高度的交流融合,所以这时候汉人中才出现了更多双眼皮。

亚洲人基本都属于天生的眉骨平,眼窝平。

古代妹子以清淡的五官为美,重点体现在眉眼距离。《诗经》中形容美女庄姜“螓首蛾眉”,即额头丰满光洁、眉毛又细又长。

都是眉眼距离越远,五官越清淡,越符合古代的审美。

无论从《诗经》的“美目盼兮”到《红楼梦》的“眼颦秋水”。

都说明了在古人的审美里,一双美丽的眼睛是很重要的,眼不在于大,更重于神韵。

直到后来,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审美的影响,西方人的眉骨高眼窝深,才变成大眼睛之类的审美。

现在妹子的妆容以及化妆技术,拉近眉眼间距,加深眼窝阴影,也是更贴近西方的审美标准。

要说五官里面,哪个对脸的气质影响最大,那肯定是鼻子。拥有一个好看的鼻子,甚至可以一步跻身气质大美女的行列。

很多人认为高鼻子是西方的审美,其实不然。

无论是妹子还是汉子,在古人看来,高鼻子是一种贵相,还有“隆准龙颜”的说法。中国讲究中庸之美,古人常形容美女的鼻子“鼻若琼瑶”。《野叟曝言》里就说过美女的“琼瑶鼻直起天庭”。

所以说美女的鼻子也是要直要高的,但是更重于小巧玲珑。

还有就是嘴巴,古时的人认为女子口大“克夫”,怕女子口大吃穷郎。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古代对嘴巴的审美,两个字:红、小。

《楚辞·大招》里就有形容“朱唇皓齿,嫭以姱兮”。即使是古代妹子们的妆容:把脸涂很白,画咬唇妆(“檀口妆”或“绛唇妆”)。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让嘴巴显得小。

比起嘴巴大的女子,古人认为女性嘴巴小则显得更加温柔贤淑。

总的来说,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更多的是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

甚至到现在,越来越多大眼高鼻,尖下巴的网红脸如流水线般ctrl+c/v。

不同于亚洲的内敛美,网红脸的审美是偏向于奔放外露的西式。

违背了东方人的自然生长,所以五官看起来是突出了却有点不自然。

图文源自网络:侵权请告知,秒删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国风丽人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9bnzmwBJleJMoPMV5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