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日历 | 手足口病高发,这些知识家长要知道

2023-07-26   石家庄裕华发布

原标题:健康日历 | 手足口病高发,这些知识家长要知道

步入盛夏

气温上升

幼儿手足口病

也进入流行上升期

如何做好预防

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重症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多发于夏秋季。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特点及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经消化道、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或黏膜疱疹。

有时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

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危及生命。

如出现以上疑似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危害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重症、病死病例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病死率可达10%-25%]。

控制难度大,在学校、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场所常出现暴发。

日常预防这样做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洗手习惯,同时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均需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注意环境卫生。要注意幼儿的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肠道病毒惧怕紫外线和高温消毒,所以勤晒衣被也是一项有效预防措施。

日常出行注意。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

增强免疫力。在生活上,需要养成良好生活规律,要补充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来源 | 中国疾控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