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中的第1个叛逆期,父母做好这2点,比吼1000句还管用

2019-07-26     兰芝妈咪

小孩子不听话是最让家长感到头疼的,说了千句万句,抵不上他的一句“我不愿意”,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青春期才到了叛逆的时候,不听家长的管教,实际上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经历了人生的第1个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最近一段时间,欣欣妈感到十分头疼,本来孩子是十分听话懂事的,妈妈说什么孩子都会很乖的照做,两岁的欣欣让妈妈觉得十分暖心,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完全变了样子,欣欣变得不听话,而且经常和妈妈作对,例如,外出回家的时候,明明个子很矮不能开门,但却非要自己拿着钥匙插到钥匙孔里。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非常暴力的抢人家的东西,可是别的小朋友要玩他的玩具,他却一点都不愿意,一把就抢了过来。晚上说什么都不上床睡觉,闹到十一二点还精神的很,可妈妈却已经筋疲力尽。诸如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欣欣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原本非常听话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会经历人生的第1个叛逆期,不少妈妈都会有欣欣妈一样的经历,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下面我们来说说孩子在第1个叛逆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第一,会故意和家长作对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他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会故意和家长对着干,例如家长让他们睡觉,他们却非要玩玩具,下雨天妈妈不让他们外出,他们却非要出去,弄得湿淋淋的才肯回家。这样的情况在两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是比较常见的。

第二,不愿意分享

两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物权意识,他们认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例如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车子或者玩具放到很远的地方,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拿过来,或者是小眼睛不停的盯着自己的东西,生怕被别人拿去,一旦有人动了自己的玩具,他们会一把抢过来,这说明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可以分享给别人,一定得保护好自己的东西。

那么面对叛逆期的宝宝,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理解宝宝的行为

有些妈妈对宝宝的行为十分不解,更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听话的孩子会突然变成了一个小混蛋,不过妈妈仍然要理解宝宝的行为。例如,妈妈让宝宝将玩具分享给别人,但宝宝却并不愿意分享,这种情况让宝妈觉得十分尴尬,继而很可能会大声的训斥宝宝,或者把宝宝手里的玩具抢过来给其他的小朋友,妈妈这样做实际上会伤害到宝宝,面对宝宝不听话的行为,妈妈应该理解,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分享的话,妈妈则不应该强迫孩子分享,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或者是回到家之后再跟宝宝讲一讲分享的意义,如此这样做才能让宝宝更好的接受,如果妈妈只是大吼或者是太过强势,只会让宝宝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或者导致他们内向、不信任自己的妈妈。

再比如,在宝宝不想睡觉的时候,妈妈也不要大吼宝宝,可以抱一抱宝宝,哄一哄宝宝,轻轻的安慰他们,或者放一些轻音乐让周围安静下来,给宝宝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也许他们就很容易入睡了,如果妈妈用大吼的方式来对待宝宝,即使宝宝乖乖的睡去,也让他们觉得不开心。

第二,给宝宝补充营养

宝宝在叛逆期的时候,他们大脑需要更多的营养,所以妈妈一定要注重营养的补充,例如DHA,乳铁球膜等等,都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成分,妈妈可以选择添加这些营养成分的奶粉,或者是通过日常饮食帮助宝宝补充这些营养。

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叛逆期是十分重要的,千万不要用大吼的方式,那样只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也不利于性格培养,妈妈应该多多理解宝宝,站在宝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宝宝才更愿意接受妈妈,听妈妈的话,如果只是一味大吼的话,只会让宝宝叛逆情绪更加明显,大家认为还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叛逆期呢,欢迎留言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9MgMWwB8g2yegND_k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