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块生活费要饿死我?”大学准新生言论引争议,网友:凡尔赛

2022-07-20   全职宝爸徐国涛

原标题:“4000块生活费要饿死我?”大学准新生言论引争议,网友:凡尔赛

生活费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尚未开学的时候,准大一新生都会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自己的室友好不好相处,学校的食堂味道怎么样。

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给自己多少生活费,这将直接关乎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到底是纸醉金迷还是吃糠咽菜,或者是谨小慎微。

4000块生活费要饿死我吗?

杭州的张同学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考上了当地一所211大学——浙大。这让全家人都兴奋不已,虽然说张同学从小到大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但最终能够留在父母身边,还是值得欣慰的。

自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之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当中,但一想到大学和家的距离不过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又有一些无奈,怎么就像是上高中一样呢?根本体会不到远离家乡上大学的感觉。

并且,在和妈妈讨论大学时的生活费时,妈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们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差不多是4000块,反正你也是回家住,那就把4000块钱都给你,包括安排我和你爸爸的日常生活。

刚开始,张同学听到妈妈说4000元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毕竟在杭州的日常花销说高也不高,说低也不低,并且自己从来也没有自己算过每个月的花销是多少。

但是,听到了妈妈之后的话,整个人就感觉非常不好了,要包括三个人的日常开销,就算是再节省,平均下来自己只有不到1500块,这简直就是压榨呀!想想都不可能。

随后,他又问了周围的朋友生活费是多少,就越发觉得妈妈给自己的钱太少了!要是自己轻易答应了,以后岂不是会沦落到每个月吃糠咽菜呢?要是这样真的一点都不期待大学了。

如此言论引争议,网友:凡尔赛

孩子产生扭曲的消费观,本就是家长的责任

按照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1500元,第二大群体的标准是800~1000元,别说是4000元了,就是2500元都是一大关,只有1%左右的大学生能够拥有。

虽然没有明确标明大学生们所处的地点,但是其中一定包括很多一线城市。就算是城市的消费水平很高,但也没有影响大学生生活费的标准,自然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而这个学生能够对4000元的标准还很愤愤不平的话,就说明他的消费观变得扭曲,产生了偏差。从小到大被父母骄纵地过于大手大脚,或许妈妈所说的全家一个月生活费4000元,就全部是孩子自己的花销呢!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虽然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父母要一直供养孩子,但大部分家长都是墨守成规,一直供养孩子到他们成家。这样一来,上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也就该有父母全部承担。

也就是父母的一味默默付出,就让孩子们变得理所当然,看不到父母的用心良苦,也看不到父母所付出的。等到有和自己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又会反过头来抱怨连连。

生活中这样的孩子不占少数,层出不穷。难道家长就不知道反抗和改变吗?他们当然知道,作为一个更有经验的成年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孩子的缺点和弊端呢?只是他们无能为力而已。

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就像是让大手大脚惯了的孩子马上变得节省,是多么不切合实际呀!也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不想要做到,等看到孩子的无奈之情,父母首先会软下心来,又任由孩子胡作非为了。

今日小结:

你觉得这个大学生的行为过分吗?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将会怎么办?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