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卑,往往都是父母养出来的,可惜父母却不自知

2023-09-10     老张育儿

原标题:孩子的自卑,往往都是父母养出来的,可惜父母却不自知

“我家孩子,只要遇到事情,就想着找父母,一点主见都没有。”

“我家儿子更让人生气,别人跟他说话,连头都不敢抬……”

“我们家孩子已经五岁了,到现在连自我介绍都不敢说,每次都得父母代替他。”

临睡前,看到育儿群里的宝妈们分享的消息,有点替她们难过。

孩子的这些举动,说明他的性格有些问题,悲催的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居然还在各种吐槽。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希望他们勇敢乐观。可问题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如父母所愿。

除了家庭环境之外,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性格自卑的孩子,他们身后,一定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自卑,会渗到骨子里,影响孩子成长

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已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事情。

未来的人生中,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挫折。因为性格自卑,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压根不会考虑尝试,更不可能成功。

自卑,就像拦路虎一样。看似是性格问题,实则却影响了孩子的为人处世,未来很难有好的发展。

自卑的孩子,他们不会主动跟别人交流,人际关系会变得特别糟糕;

自卑的孩子,他们不仅没有朋友,而且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

自卑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明白;

自卑的孩子,他们很喜欢过度的挑剔别人,以此来保护自己;

自卑的孩子,他们会无条件的顺从别人,哪怕被欺负,也不敢反抗;

自卑的孩子,………………

怪不得,自卑会成为“拦路虎”。它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过巨大,从性格到社交到处事……

这样的父母,最容易养出自卑的孩子

第一类:总是哭穷的父母

不知道何时,“哭穷”也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教育方式。

可能,父母“哭穷”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明白生活不易,想让他们勤俭节约,不要过度的浪费。

可问题是,父母用错了方法。一味的“哭穷”,只会让孩子觉得不如别人,哪怕是喜欢的东西,也不配拥有。

长期在父母“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自卑和懦弱的种子,从小便种在了心里。

第二类:想让孩子懂事的父母

习惯用“懂事”来判断孩子的好坏,好像只有“懂事”,才能称得上是好孩子。

父母的一句“要懂事”,硬生生折断了孩子的翅膀。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飞翔,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被父母扼杀在摇篮中。

所谓“懂事”,就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不能有一丝的反叛心理。而且,谁也不知道孩子“懂事”的背后,到底在想什么。

很可能,孩子会一直“懂事”下去,没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当他长大后,会突然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第三类:喜欢吼骂孩子的父母

“怎么这么笨?说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吗?”

“别人都敢做的事情,你怎么不敢,是胆小鬼吗?”

只要孩子哪里做的不太好,父母就会大声吆喝。好像,只要不断吼骂,孩子就能做好,就能变聪明似的。

可实际上,从小被吼骂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自卑。而且,除了自卑之外,孩子还特别没有安全感。

第四类:过于强势的父母

工作中,强势一点或许是好事;可生活和工作,是不一样的,孩子也终究不是工作……

可偏偏,有很多父母拿出工作的气势教育孩子。好像,只有他们的决定是对了,孩子只需听话照做就行。

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可是他却连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一开始就被父母否定了。

在父母的压迫之下,孩子就变得没有想法。性格当中,也会慢慢滋生出自卑的因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跟自卑的孩子相处,父母要牢记这几点

首先: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优秀,跟自己和解,也跟孩子和解;

其次:要给孩子多一些的陪伴,用爱和温暖,慢慢去影响和改变他们;

最后:要多去赞美孩子,善于发现他的优点,让孩子知道他并非一无是处。

没有生来就自卑的孩子,只有不擅长教育的父母。发现孩子的性格有问题,要先学会自检和改变,而不是去责怪孩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975850c31bd0b2af78e5ba993bca1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