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周女士有1型糖尿病史10年余,平时赖脯胰岛素三餐前联合甘精胰岛素每日晚睡前皮下注射,平时就餐不规律,血糖未规律监测;双下肢浮肿5年余,间断口服利尿剂治疗,诊断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合并有大、小血管并发症。4月16日,因“恶心呕吐5天”,33岁的周女士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内分泌科医生诊断为“1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需要入院治疗。
结合患者病情重,基础疾病多,予多学科会诊,经过治疗复查血液生化指标明显好转,但是仍连续呕吐,不能进食,食之即吐,夜间难以入睡,胃镜仅提示浅表性胃炎,不能解释病情,考虑患者年轻女性,患病多年,且因为长期生病,没有固定的工作,外地人,父母均不在身边,是否有心理因素问题,故请经精神心理科刘松柏医师会诊。经过评估,刘医师考虑患者存在抑郁状态,加用抗抑郁药物及改善睡眠药物,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经过长达40天的治疗,该患者终于双下肢浮肿减退,无恶心呕吐,夜间能睡8-10小时,一觉到天亮,病情明显改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是一般健康人群的三倍,病因目前来说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因素:患者病程比较长,痛苦比较多,血糖容易波动,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多,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情绪;长期治疗,经济负担重;有些老人丧偶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等;长期的饮食控制,频繁血糖监测,让患者感到厌烦、痛苦;年龄增长,很多人的一些生理功能减退,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各种躯体疾病合并发作等。
抑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可以出现心境低落,情绪的消沉,喜欢个人独处,学习和工作表现下降,睡眠障碍,睡眠方式改变,早醒为典型表现;自卑,甚至悲观厌世,自杀企图或行为;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内分泌科主任杜晓明博士提醒,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危害大,两者互为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一,对于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建立自信心,患者要学会心境放轻松,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平时参加社交活动,运动锻炼,同时家属应该多疏导、安慰、理解,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二,医生及时疏导,进行糖尿病专题讲座,让患者们了解糖尿病和并发症的知识及应对措施,纠正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三,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精神心理治疗,对于一些患者可给予一些必要的抗抑郁药。(顾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