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收到台湾支援的炮弹?台方火速否认:别瞎说,不是我的
据环球网报道,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札波罗热国土防卫旅所使用的60毫米迫击炮弹,上面印有“头信管”和“高级榴弹”等繁体中文字样,外界有猜测这是台湾地区生产的迫击炮弹。
乌克兰媒体公布的照片上显示是一些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该媒体还在推特发文标示出乌克兰与台当局的旗子,“表明乌军从台湾收到了一批60毫米的迫击炮”。
不过,台当局防务部门在7月13日发声明澄清:这是谣言,别瞎说,不是我们给的炮弹。台防务部门表示,这些炮弹不是台湾生产的,因为弹药的批号明显与“国军”编码方式不同。台防务部门同时还说:有关军事援赠作业,均遵整体“外交”政策,配合“外交部门”办理,外媒臆测并非事实。
不过,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台当局倒是频繁地借着乌克兰问题蹭热点,比如在之前还宣布加入制裁俄罗斯的队伍,在3月台方曾宣布向乌克兰捐助1亿新台币。
对于台防务部门的这种解释,有岛内网友发出质疑:“炮弹的弹体上的繁体中文作何解释?”
随后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批炮弹确实不是台湾生产的,这是日本生产的迫击炮弹。J-M52A2,J-M49A2的型号编码,以及“头信管”和“高级榴弹”的字样,都是日式弹药的标志。
最明显的是有些炮弹标明口径的文字是“60粍”,“粍”就是毫米的意思,在中文里很少使用,属于日文汉字,这就佐证了这批炮弹应为日本提供。
这就很令人惊诧了,一直以来,日本对武器弹药出口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这些迫击炮弹在乌克兰战场的出现,似乎是几十年来首次有日本武器弹药在日本本土之外被使用。
乌克兰使用来源复杂的迫击炮弹是正常的,因为乌克兰军队的小口径迫击炮技术的来源就很复杂,例如乌军的国产60毫米迫击炮,其实是中国63式迫击炮的仿制品。
乌克兰“研制”的KBA-118型60毫米迫击炮,是乌克兰“自主研制”的第一款60毫米迫击炮。该炮实际上是仿制于中国早已退役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其显著特征是滚边方形座钣,单管缓冲机设在身管上方,还有独特的提把,几乎与中国63式一模一样。
台湾地区的几个大型兵工厂也是具备批量生产弹药能力的。在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期间,台湾兵工厂就大量承接来自美国的军火订货。例如联勤205兵工厂在2010年前后向美方交付了5亿发5.56毫米子弹。
美国方面曾对台兵工厂的巨大生产能力“感到非常吃惊”。因此,过几天,没准真的能在乌克兰发现台制炮弹和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