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知母爱的伟大,有了孩子才知母亲的不易,我们学会走,学会跑,学着往前,却忘了回头……由音乐剧《妈妈咪呀》主演曾慧诚执导,台湾音乐剧创作团队制作,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的原创音乐剧《我们还能陪妈妈多久》将于12月2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上演。
“百老汇式”音乐剧再现爱的旋律
音乐剧《我们还能陪妈妈多久》讲述了一位在先生暝诞等待儿女回家的母亲,最终等到的却是一通通因各种原因无法回家的电话。通过展现母亲与三位子女之间相处的过程,把“爱与陪伴”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去关注这一话题,号召儿女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母亲。
这部“百老汇式”的音乐剧,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细腻的情感视角,真实的家庭矛盾,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冲击力,震憾每一位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道具精细质感十足,音乐温婉触人心怀
音乐剧《我们还能陪妈妈多久》让每个人去思考,去反思,然后学会理解,学会陪伴与爱。“这部剧自创作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经受了市场考验和观众的检验。创作理念上,深挖掘每个家庭现实的情感,易与观众达到情感共鸣。在剧目创作形式上,又以百老汇音乐剧形式出现,让观众从音乐中感受心灵的触动。”
剧中一首首歌曲婉转多情,一幕幕场景触动心灵,使得现场观众舍不得将目光从舞台上挪开,他们被深深感染。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却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就是创作者的初衷。同时,剧目的舞台设计感十足,构建多重演剧空间,并巧妙运用纱幕来进行场景切换,给观众足够的审美和想象空间。
观照社会现实,弘扬中华孝道
忙碌的都市生活,总让我们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就是父母在慢慢的变成“空巢老人”。儿女们因为工作、学习、婚姻远离父母,有的一年仅能回一次家,父母只能独自生活。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也演变为一个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不论是母亲,还是孩子。创作团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身为艺术工作者的初心,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孝道。这场专属于“妈妈”的音乐盛宴是亲情的呼唤。
据了解,该剧从立项到演出,五年时间里,让无数的观演者潸然泪下,它不仅仅是一部音乐剧,更是一部亲情唤醒剧。从小家到大家,以小爱见大爱,唤醒忙碌中的每一个人对亲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