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我们认识了很多国内优秀的冰雪运动员,有正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谷爱凌,也有在北京体育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任子威,他们不仅有着让人羡慕的学历,还能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真是文武双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让很多家长心动,都想“挖掘”一下他们接受的家庭教育,复制一条成功之路。
除了中国选手,也有不少国外运动员给国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一位一天吃了6个豆包的马耳他姑娘,成为本届北京冬奥会最受欢迎的外国运动员。她的比赛项目全部结束,准备走了,离开中国,还有无数网友留言:“欢迎她再来中国!”
这位名叫珍妮丝的马耳他运动员,能够得到国人的喜爱,除了因为她对中国美食的热爱,还有她背后感人的励志故事。有网友说:“妈妈的教育太好了!”不料,另一位网友的回复让人直接“破防”:懂事的孩子不一定得到过多少母爱,往往因为缺爱被迫成长。
珍妮丝是马耳他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冬奥会的选手,也是马耳他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唯一选手,但是,她能够最终走上冬奥会舞台的路,却远没有天纵奇才的谷爱凌那么顺利。
珍妮丝在18岁之前,接触过单板滑雪的时间不超过5天,但是,就是在18岁的时候,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很多人不相信她能够成功。不仅是因为接触这项运动时间太短,还因为单板滑雪是一项“烧钱”的运动。
她没有在乎外界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梦想,拼搏努力。没有足够的资金,她就尽可能节约日常开支,房子也不租了,天天住在面包车里。由于训练比赛的地方都很冷,每天早晨醒来,整个车里,除了她的睡袋有温度,其他地方都冻住了,牙膏冻住了、窗户冻住了、护理液冻住了、瓶装水冻住了。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她依旧坚持了下来,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的两个月,拿到了冬奥会的入场资格。尽管比赛中她仅以25.25分的成绩排名第21位,未能获得任何奖牌,但是,却完成了她在奥运会上登场的梦想。
许多网友听完这个故事都深受感动,为珍妮丝点赞,称:每个奥林匹克运动员都是传奇,无论有没有获得奖牌。还有网友敬佩的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还有网友看着她善待食物的方式,说:“我就知道,这种会把免费食物小心翼翼带回去吃的女生,肯定有辛酸立志的奋斗史!”
也有网友联想到了谷爱凌的成功离不开谷妈妈的支持和正确的教育方式,赞美道:“妈妈的教育太好了!”好多人正沉浸在“珍妮丝接受妈妈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养成坚毅、勤奋等良好品质”的幻想时,另一位网友对这句话的回复让人瞬间“破防”:懂事的孩子不一定得到过多少母爱,往往因为缺爱被迫成长。
我们不知道珍妮丝从小是否接受了妈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是并不妨碍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深思。
想一想周边的人,陡然发现这句话是多么地现实。中国是一个重男轻女与家庭多孩的社会,很多女孩从小并不受到父母的重视,甚至为了抚育男孩,父母还会苛责乃至压榨女孩,就像那个因为男方给不起50万彩礼,硬生生从男方家里被拖走的女孩。但是,这没有妨碍许多女孩成长为优秀的人,甚至成人之后,她们还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成为了一个温暖的人。
是什么让这些女孩如此优秀?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是缺爱,是被迫懂事、被迫长大!她们从小就知道无法从父母手中得到什么,一切都要靠自己拼搏努力才能获取。我想,这才是给予当今家庭教育最好的箴言,我国现阶段都是一孩家庭,两代人的溺爱,让太多孩子变成了金丝雀,他们从未感受过生活的压力,很多时候都认为一切所得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直到他们走上社会,脱离了父母的怀抱和象牙塔的圈养,才醒悟过来,就晚了。
孩子想要长大,就要多摔打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