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市场反弹。对于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对于股市,波澜壮阔的行情才有机会,哪怕是下跌,一个深坑也能砸出金子。近期行情平淡,希望投资人坚持信念,保持信心,相信波澜壮阔的行情就在前方,千万别让眼里的光暗淡下去。
汽车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革命两大主题:电动化、智能化。另外,制造方式算进去的话,比如一体化压铸技术,那么还有一个轻量化的趋势。
之前,电动化是汽车制造业的大趋势,过去3-5年我不断强调着电动车替代内燃机的大趋势,且电动车市场如今已经从成长期逐步步入成熟期。电动车行业类似于21世纪开头几年的白色家电,那时某家电连锁喊出永远比竞争对手便宜1块钱的口号,继而白色家电中小企业开始破产重组,大型企业开始大鱼吃小鱼,扩张业务,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从现在看未来15年,电动汽车将走过去15年白色家电走过的路,理论上会诞生一批类似格力电器股价上涨几十倍的公司。
汽车电动化已经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个人对财务上相对激进的蔚小理看法审慎,因为还没有建立起规模优势,那么未来可能会成为被吃掉的小鱼。而对于注重成长性的投资人,我们要将焦点放在智能化上。
汽车智能化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智能驾舱,华为不停的和其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焦点其实在智能驾舱而不是自动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只是顺带,现阶段自动驾驶尚未形成成熟应用生态。智能驾舱核心在车内视听娱乐,可称为“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星巴克提出的概念,就是生活、工作以外的空间,而各家企业在智能驾舱上争夺重点是中控屏幕,也就是车前方转安卓或者鸿蒙系统的那个平板或者屏幕。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汽车前端的中控屏幕是一个新的用户入口,就像智能手机一样。
第二层是自动驾驶。两条技术思路,一条基于诸多辅助技术的自动驾驶技术思路,需要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车路协同等辅助,这个思路产业链生态庞大,华为比较倾向于这条思路,因为车路协同势必增加通信设施需求,对华为生态有增益;另一条是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思路,端到端的意思就是直接针对感知到的信息给出决策,不需要将感知和决策分开,其中以马斯克推崇的BEV+Transformer算法为代表,BEV是“鸟瞰图”,用视觉环视拍摄形成鸟瞰图,进行全面环境感知,至于后面的Transformer,就是GPT那个T,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由谷歌研发,是当前大多数大模型算法的起点。
两条自动驾驶开发思路上,过去我比较倾向于前者,但随着GPT的成功,我对BEV+Transformer的看法也发生改变,据悉,当前英伟达的工业级显卡主要需求方,AI大语言模型居首,汽车自动驾驶第二,侧面说明当前BEV+Transformer这一类大模型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正在普及,否则不需要如此大的算力投入。我们在明天的直播中,详细讲解智能汽车的投资逻辑和板块机会。
A股当前缺少深沟高垒、长坡厚雪的汽车智能化供应链企业,但要以动态眼光看,很多企业还处在成长阶段,只要智能化是确定方向,说不准何时真的能杀出几个类似宁德时代的牛股。仅供参考的标的如下:
三旺通信(车载 TSN 网络)、东土科技(车载 TSN网络)、当虹科技(娱乐座舱)、菲菱科思(汽车网络交换机和汽车域控制器网关)、德赛西威(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伯特利(线控底盘)、均胜电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保隆科技(智能底盘、轻量化零配件)、联创电子(光学车载摄像头)、四维图新(高精地图)、中鼎股份(悬架)。
注意,近期市场可能会围绕汽车整车厂产生行情,因为市场围绕的主题是华为和主机厂成立合资公司,是华为影响力的延伸,但立足于长远,我认为从供应链思考问题更为稳妥。另外需要注意,算力对自动驾驶的贡献度很高,英伟达赢麻辣了,美股仍可关注。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