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小麦播种及越冬管理关键技术要点
一、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以新冬18号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新冬52号、新冬53号和九圣禾D1508品种。
2、种子要求: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的规定,即籽粒饱满,大小整齐、无病,纯度≥99%、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严格精选种子,没有大麦及燕麦等草籽混入,严禁以粮代种。
3、种子处理:要求100%麦种实施药剂拌种。为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蚀病等,推荐使用内吸性长效杀菌剂3%敌委丹,按每100公斤小麦种子拌敌委丹200毫升加少许水,拌匀晾干后即可装袋播种;若采用福美双(原拌种双)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福美双160-180克(干拌),注意一定要在充分拌匀的情况下,堆闷4-6小时后进行播种,以提高拌种效果。
二、土地准备
1、地块选择:注意轮作倒茬。选择前茬为油葵、豆类、玉米、甜菜或仅种过1年小麦且病害轻的地块种植。
2、精细整地:播前要及时做好犁地耙耱工作,耕深25-30cm,达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即深浅一致,地头、地边整齐,地面平整,土壤松软,土块碎小,清除杂草、茬根,墒情良好)。
3、施足基肥:结合秋翻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方、磷酸二铵13公斤左右、尿素3-5公斤、硫酸钾3-5公斤,锌肥1公斤。
4、带肥下种:播种时每亩带5公斤磷酸二铵作种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三、适时播种
1、播种时间: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6-18℃为冬小麦播种适期。为达到糵足苗壮的标准,要做到“早中求适,适中求快,快中求早”,缩短播期。全州冬小麦适播期为9月10日-10月5日。哈日布呼镇以东小营盘镇、青得里乡和乌图布拉格镇适播期为9月15日-10月5日,最晚不超过10月10日;哈日布呼镇以西适播期为9月10日-9月25日,最晚不超过10月5日。
2、播种量:适期播种麦田,亩播种量23-28公斤,每推迟一天每亩增加播量0.5公斤左右;土层瘠薄、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亩播种量适当增加3公斤左右。
3、播种深度:4厘米。
4、播种质量:要求播量准确,播深一致,下籽均匀,播行端直,接行准确,覆土严密,镇压确实,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为冬小麦生长和安全越冬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5、滴灌毛管布置:选择滴距为20-22厘米迷宫式毛管。播种与布毛管同时进行。戈壁地1根毛管管3行小麦,毛管间距为40-45厘米;其他地块1根毛管管4行小麦,毛管间距为50厘米,毛管埋深(覆土)1-2厘米。
6、滴水出苗:播种完随即接好毛管及时滴出苗水,确保苗早苗齐苗匀苗壮。
四、越冬管理
1、适时冬灌:在日均气温下降至3-4℃时进行冬灌。土壤质地较重适当早灌,土壤质地较轻适当晚灌;苗壮应晚灌,苗弱应早灌。一般博乐市10月下旬至11月初、温泉县10月中下旬开始冬灌,亩灌水量60-70立方米,要做到不漏不积,灌水均匀,上冻时地表无裂隙、无冰盖,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
2、入冬时雪腐雪霉病防治:对于早播旺长冬麦,上冻前可亩喷20%三唑酮乳油50克(或选用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加50%矮壮素200克于叶面,对增强抗寒、抗倒伏及早春防治雪腐雪霉病具有积极作用。
3、保护好麦田雪层:严禁牲畜进地践踏、啃青,以免破坏雪层、损伤麦苗,确保冬麦安全越冬。
五、冬麦返青管理
1、早春施药防病:为防止冬麦雪腐雪霉病发生危害,促进冬麦早生快发,开春后积雪即将消融时及时进行雪墒追肥施药防病,即亩追施尿素5公斤+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克+50%多菌灵粉剂150克拌匀后用无人机撒播于融雪之中;若未进行雪墒追肥施药的麦田,积雪融化后及早用无人机亩喷施20%三唑酮乳油50克,防止病害发生。
2、灌好返青水,追好返青肥:冬麦返青后、地表有2-3厘米干土层时,要及时追肥浇水,根据苗情和土壤质地亩追尿素8-10公斤,促进冬前分蘖成穗,为丰产搭好架子。(博州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