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

2023-05-20   光明要闻

原标题: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

“这活动热闹得很,还有讲解员现场宣传介绍,小孩子们爱听爱看,我也跟着晓得了不少文物历史。”63岁的固原市民赵永俭笑着说。5月18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和第2个“长城保护宣传日”宁夏主会场活动在宁夏固原博物馆广场举行,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同步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 杨云杰摄

活动现场,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和全区博物馆主题文化旅游路线,固原市11家博物馆签署联盟框架协议,成立固原市博物馆行业联盟,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固原市组织全市文博单位推出展览展演、研学体验、文物咨询、文创打卡等16项活动,同时还推出数字展览与数据共享服务,构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广泛开展云展览、云教育等活动。

据了解,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以“发现·见证·中华文明”为主题,围绕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重要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文物保护利用成效等方面,分别以成果展示、学术交流、转化利用、主题宣传、文旅融合等方式,组织实施27项活动,当天开展活动7项,时间从2023年3月持续到10月。6月,宁夏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制播宁夏考古百年和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专题宣传片,推出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考古成果展、宁夏考古百年艺术家采风创作活动成果展及宁夏文物主题游径,出版宁夏国家文化公园主题画册。7月,召开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新闻发布会,举办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石窟寺水害精细探测与防治学术研讨会。8月,集中举办系列核心主题活动,组织召开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国际学术会议、全区文物工作会议,推出宁夏考古百年“十大考古发现”“宁夏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出版一批考古研究成果,推出一批考古研究科普读物和文物科普系列丛书。8月至10月,组织各考古发掘现场、大遗址持续开展考古研学、公众考古、考古志愿服务等活动,各文物博物馆单位持续推出研学体验、第二课堂等活动。

宁夏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传承弘扬长城文化,打造保护利用典范”主题,组织展览展示、公益鉴定、公益讲座、教育传播等活动128项,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良好平台,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赋彩人民美好生活。为了让孩子亲近博物馆,了解文物故事、感受文物魅力,各地相继开展社教活动。银川市开展“小小讲解员文化润童心”研学、文化惠民·千人走进博物馆等活动,让博物馆走进校园、贴近生活。宁夏固原博物馆组织小朋友开展“保护长城遗产,展现中华文明”长城拼图手作等互动活动,让“爱我中华、保护长城”的意识在幼小心灵里扎根。宁夏地质博物馆开展“睛彩游地博童心助未来”萌童趣团亲子手工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游乐中学习地质知识。吴忠市博物馆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公益剪纸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优秀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滋生爱国情愫。石嘴山市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通过精彩展览和解说,讲述别样的文物故事。

宁夏姚河塬遗址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展品 杨云杰摄

此外,为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参观需求,各博物馆添置轮椅、医疗服务包等辅助器材,服务台设置爱心服务岗,并与就近医院开通绿色救助通道,为游客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为满足群众对公益鉴定的旺盛需要,宁夏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持续开展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杨云杰)

[ 责编: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