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是当前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近期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小麦迅速进入抽穗期,田间通风透光差,底部郁闭高湿,再加上遇到连阴雨天气,特别适宜白粉病的发生与传播。
很多种植户有见病才打药的老观念,重治不重防,当白粉病上升到中上部叶片时,虽然再用药防治,但受病菌侵染的叶片也恢复不到正常的功能,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减产。
用药防治白粉病,最好提前预防,错过防治适期,病菌流行开来,就收不到好的药效。有时把防治白粉病的农药打下去了,看着白粉也下去了,为什么一遇到阴雨天气又会卷土重来呐?
到底该如何才能有好的效果呢?
下面我用打油诗的形式给你支一招,仅供参考。
一、危害症状
小麦侵染白粉病
病原属于真菌性
主要危害是叶片
茎杆穗部也发生
初期叶面生白霉
逐渐扩大白粉层
相互联合长椭圆
叶色褪绿枯死型
植株矮小难抽穗
造成减产好几成
二、发生条件
发病条件是高湿
阴雨连绵易发生
种植过密偏施氮
叶片下披不通风
抗病品种很重要
适时预防要记清
打药宜早不宜晚
对症用药效果增
三、防治措施
正确防治白粉病
预防为主记心中
选择抗病好种子
配方施肥增抗性
偏施氮肥易旺长
田间郁闭不通风
合理密植很重要
种植过密也不行
播前小麦要包衣
戊唑醇药可拌种
返青过后田间查
发现病斑要行动
用药宜早不宜迟
选药要用内吸型
戊唑醇加醚菌酯
丙硫菌唑防效行
环丙唑醇氟环唑
复配用药疗效增
丰乐农化美金子
杀菌灭粉看得清
喷药添加叶面肥
补充营养增抗性
推荐用药
常用农药有已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唑类杀菌剂,预防效果良好。还有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预防和治疗作用显著。发生轻时可以用单剂,发生重时要把这两类农药混配使用,防效明显,注意轮换用药。
目前很多地区对三唑酮已经产生较强的抗性,抽穗期使用量过大时容易出现包茎现象,所以不单独使用。
近期如发病过重的田块防治白粉病宜选用:氟环.醚菌酯、环丙唑醇,丰乐农化美金子、拿敌稳等农药,严重发生的田块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要用足药液,均匀喷透,可添加粘着增效剂来提高防治效果。
力控小麦白粉病,及时控制病情,全力保护小麦上部主要功能叶片,为抽穗扬花灌浆提供足够的能量。
小结
小麦白粉病对农药易产生抗药性,去年用的药效果很好,今年再用就没有好的效果,打过药后白粉病仍继续发生,这时应考虑用复配制剂来使用,如选用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已唑醇、丙环唑等混用来提高防治效果,以延缓病菌抗药性水平的上升。
用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宜在发病初期用药,错过防治适期,病害大流行时用药防治也收不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