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回升火力全开,但寒潮又确定了,这可以说“冷暖波动”需要警惕啦,从升温的活动状态来看,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回升,北方回温显著,不少地区气温甚至冲上了20度以上。
然而,大升温就是“大降温”的前兆,升温越强,那降温就越凶猛。
按照气候中心指出,预计在11.21时段,我国将遭遇新一轮寒潮的影响,并且这一波冷空气将会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同时在内陆气旋的影响之下,将会进入我国南方地区,很明显,这就是南北大范围降温的状态了。
从这一波寒潮的实力来看,最强的影响时段是在11.23时段,这个时候的冷空气前锋直接进入了我国长江以北,而在西南气旋的配合之后,冷空气也将进一步南下。
过后,虽然冷空气减弱了,但在东部也会形成超大气旋,直接推动冷空气再次南下活动,那这升温的趋势必然也会再次下滑,所以,升温越凶,降温也就越强。
本轮降温之后,我国可能入冬的状态更加明了,而且在连续的冷空气影响之下,其实我国华南不少地区也入秋了,如果真的要全面入冬的话,这难度还是较大。
华南一般来说就是“秋夏为主”,冬季是极其罕见的事情,所以,期待值不要太高了。
那这一波寒潮的降温有多强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比如河南正阳,最高气温在11.21时段的时候,达到了23.5度,但随着冷空气的不断下滑, 11.25时段,最高气温仅8.6度,这直接是下滑了近15度,这完全是大降温了。
所以,需要注意这样的大降温。
在中期气候数据之下,大家也看到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0℃,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
所以,南北大范围降温再次成为了定局,而对于雨雪来说,综合性来说并不是很多,主要的降雪集中在北方区域,在 东北地区有强降雪,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
而南方地区也有,但范围较小,主要是川西高原地带,而且是以小雪或者雨夹雪较多,这就是这一波寒潮的情况。
很明显,要引发大范围的降雪可能性不大,但冷是必然的,主要是降温之前又冲上了20度+,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而对于台风来说,海洋区域已经是属于相对平静的状态,所有的台风胚胎都已经完全消失了,而我国气候中心也消除了对台风的说明,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台风活动可能处于“较弱”的状态,台风酝酿变没了。
但是从GFS的模拟情况来看,南海区域的“土台风”发展概率减弱了,而热带扰动的数量似乎在不断增强,同时,此前说的土台风发展也还是保持“低压活动”状态,并且在不断往越南靠近的时候,有可能以低压的模式,带来风雨的发展可能性。
所以,依然还是有台风胚胎的活动迹象。
特别是在冷空气南下之后,可能受到低压的影响,吸收“冷空气”南下,但这个时间又有点久远,所以,先看看吧。
反而低压在南海的发展趋势存在,并且有水汽输送的状态,后续有增强再来说明,而EC也给出了南海低压发展,但是还是主体数据显示偏西活动,不会北上,再靠近越南。
所以,变化的空间还是很大,虽然台风线还是相当密集,但是整体上来说也没啥影响,就是热带扰动活动为主,没什么看点了。
而且,这个季节的台风活动本来就少很多了,今年会不会创造个台风较少的年份,还有待观察,毕竟一年四季都有台风,只是靠近不靠近我国的情况,后续有增强再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