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乔春燕、于虹打起来了,为了谁能更多咬一口周秉昆、郑娟这块“肥肉”……
7口人住172平米在光字片算“大户人家”,但乔春燕对“无房户”名额势在必得:周秉昆是他干哥呀!难道这块肥得流油又离她最近的“肉”,不是应该她先“咬”吗?
没想到让于虹抢了先!霸道的春燕又妒又恨。
可春燕有问题,于虹就没问题吗?
明知道自己张了口会令郑娟为难,但她依然说了。
网友说:“可以借住啊,到老到死都无可厚非,毕竟你不是真的无依无靠:有个研究生儿子,还有个能赚钱的小姑子啊,直接要房是不是过分了?”
正是这个理儿,所以,春燕说的“这么好的房子你卖个惨就到手了”戳到了于虹的痛处,和自己的师父“撕巴”起来。
身为“肥肉”人设,郑娟和秉昆要难为死了!人啊!都是“不患寡患不均”。
乔春燕为何从光字片的上进青年,变成了贪得无厌的“怨种”?
看《人世间》前半段还挺喜欢乔春燕,那时她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姑娘。
没赶上好机会,姑娘家家被分配到澡堂子修脚,忍了!而且干得最好!
喜欢上了曹德宝,用点小手段放飞自我、勇夺真爱,也够“辣”!
婚后三起三落:坐上办公室又回去修脚;去妇联当副主任又“下放”到洗浴中心;两次分了好房子、两次收回……她乔春燕都扛住了。
扛的还不只是突发事件,日常过日子也得是顶梁柱:母亲、丈夫、儿子的生活物资都靠它她。
可以说,《人世间》几个女性里,除了郑娟,乔春燕是最能扛事儿的女人。
可是,经事儿多、扛事儿多也有副作用,就是“美好的一面”磨光了,只剩世故、现实、算计…
现实让她从一个无忧无虑、有点意思的姑娘,变成了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市侩妇人。
她从前多么务实、敢干、仗义、激情四射!
郑娟到周家照顾李素华,第一个替郑娟说话的是她;
来帮郑娟照顾老太太,教他按摩的也是她。可中年以后,乔春燕变了:生活越来越好,但她越来越“怨”。
为啥呢?因为比较。
光字片最漂亮的姑娘,赶超媳妇的师父、被秉昆宠着的干妹妹、单位捧着的先进个人,乔春燕曾光子片的no1。
可中年以后,平庸的婚姻、储备不足的知识,一棒子把她打回到平常人,甚至是“光字片”中等偏下的人群中间。
她嫉妒,也恨,根本上不是嫉妒于虹,而是羡慕嫉妒恨秉昆郑娟。
凭啥他就有一个当市委书记的哥?凭啥他就站在了光字片“食物链顶端”?凭啥大家都越来越敬重亲近秉昆,而不是她和德宝。
这就是她找秉昆办事特别理直气壮的原因,因为“秉昆夺走了属于她的东西”。
这也是为啥她跟周秉义无怨无仇,却要告他,因为她要找回“重视”和“地位”。
浅层看,春燕可气;往深了看,春燕可怜。
争强好胜蒙住了她的眼、怨气让她丢了心。
佛家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自此以后,她把路越走越歪。
从婚姻、遇难、乔迁看乔春燕和郑娟的差距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女人:文化不高、说话不多,但能把事处理明白,每个人都喜欢她。这样的女人,很有智慧。
郑娟就是这种人,她是《人世间》的顶级赢家:
- 一个孤儿,活成了“光字片”“老周家”之光;
- 她婚姻美满,秉昆从青年到老年都对她视若珍宝;
- 中老年未变油腻,生活有趣有爱;
- 她的孩子平凡懂事,生了三胞胎,晚年定能安享天伦之乐……
乔春燕和郑娟起点差不多,为何差距越来越大?与心性都有关。
“人有几把刷子”平日看不出来,遇到事才能见真章。但在结婚、遇难、乔迁这三件事上,二人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一、结婚时,郑娟冷静、沉稳;乔春燕浮躁、冲动
郑娟虽然处境尴尬,但对秉昆的追求仍然经历“初见、拒绝送钱、再见、交心、拒绝、报恩、被求婚、接受”的长期过程,过程中她真诚付出,也一直在品秉昆这个人。
这说明他是冷静的、沉稳的、理性的。
而乔春燕呢,对德宝“一见钟情”,一夜之间就仓促轻率地“把事办了”,霸王硬上弓,实在是冲动!
二、遇难时,郑娟能认清劣势、无欲则刚,乔春燕太刚易折、贪心不足。
郑娟婚后有4次“大难”:恶人骆士宾来索子、儿子美国丧命、秉昆入狱9年,看看她都做了什么:
乔春燕有两次“小难”:一次是单位让她腾房,一次是儿子“走失”。
第一次春燕掉过头来“威胁”秉昆:朋友也分三六九等是不?
第二次她怨恨上了小龚叔叔,还打算上周秉义的谈判桌上闹事。
郑娟是该硬的时候硬、刚软时软,也没有太大的野心,懂得与人为善、见好就收。
乔春燕就不一样了,一味强硬,且什么都想要、欲望太多!
“自己到哪儿都应该是最风光的那个”,谁破坏了这个设定,哪怕是老天爷,乔春燕也恨不得能上去揣两脚。
当一个人过分刚硬的时候,他就离被人排挤、成为众矢之地不远了。
三、乔迁:郑娟知道什么最宝贵,乔春燕迷失了自我。
郑娟活到50,被光字片的朋友和邻里由衷敬爱,因为这个女人知道什么最宝贵——
爱情最宝贵:只要能跟秉昆在一起,别无他求;
亲情最宝贵:拆迁她第一个搬,既支持了大哥又给大家做了榜样;
感恩最宝贵:于虹帮过她,自己有一口饭吃,就不能饿着朋友;
一句话,真情最宝贵。
正因为郑娟“以心换心”,她才配得如此温暖的后半生。
二人的对比之下,郑娟活到了“无我”的境界,乔春燕则停留在“自我”里,而且跌入了“二元论”的极端:
一切为我好的就是合理的,否则就不公平;生活中,活得比别人好才算成功,否则就失败了。
现实中,拥有这种思想的“乔春燕”太多,随波逐流、利益至上、想通世故人情赢个大满贯…
这样好不好?短期肯定会获得利益。但深想,人一旦被功利、二元论所左右了,她就失去自我了,因为人生的衡量标尺交到“别人”手中了。
于虹是“白茶”吗?她非故意但不无辜,与乔春燕半斤八两
最后说说于虹。
离开《人世间》“悲惨人妻”的语境,于虹的做法多少有些“白茶”。
道德绑架郑娟要房子,入住新房还是秉昆垫的房款;对自己的师傅、给她找过工作的春燕,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她真的无心无辜吗?
回顾于虹的人生:20岁拜师春燕,后经春燕介绍嫁赶超,虽然穷,但赶超有责任心,于虹一直被保护得很好。
赶超是“饿死不求人”,但于虹却并非有骨气的人,她是自我保护欲很强的女人。
目睹了洗浴中心的“不光彩内幕”,乔春燕吓得回家路上“想辞职”,春燕劝了一番,她才安心继续干下去。
于虹似乎是那种典型的见识少、不担事、没责任心、不愿意主动思考的女人,脑子里最重的就是自己会不会受伤。
这种天性让她习惯性依赖强者,以前是依赖赶超,后依赖乔春燕,再后来依赖周秉昆、孙小宁。
孙小宁第一次去回家给的1000块钱;赶超去世后拿出给侄子上学的2万块,于虹都心安理得接受。
“依赖”已经成为她的习惯,所以她能说得出口:“把那小房给我呗”。
比自己强的人,都可以依赖,自己“求”了就会“得”…这是典型的弱者思维。
因为一直依仗这种思维生存,于虹很懂“以弱的姿态”博取强者的同情。
多年前她求乔春燕找工作,第一次没办成,于虹没一句责备,而是笑笑,拉起乔春燕的手说感谢,这样乔春燕更内疚,回头死命帮她找工作,找到为止。
这招同样用在郑娟身上,好用加倍!
事实上,于虹没有那么惨。她有工作、儿子是研究生,有小姑子资助。大结局中,她的儿子成为了教授要接她去住,这个要来的房子何用?只是她要死死抱住的心理保障罢了。
综上,于虹和乔春燕本质上半斤八两,只是一个以强者姿态威胁秉昆,一个以弱者姿态绑架郑娟,
这一强一弱,更突出郑娟人品的难得。
把一辈子都再也赚不到的房子,公平吗?或许不,但在她的心里这么做是让她心安理得的,感到快乐的。
她终究与她们不同,是强者。
《人世间》已经大结局,#导演李路发文告别《人世间》#时,仍然有网友在为郑娟两口子的“吃亏”愤愤不平:人世间是好剧,但秉昆好人天花板太高了,尤其最后房子送于虹的剧情,这样的“好”让人望尘莫及。
也有人评论“以某些人的格局是不可能的,但以另外某些人的格局是可能的”。
的确如此,作家史铁生说:
大劫大难之后人不该失去锐气,不该失去热度,镇定了但仍在燃烧,平稳了却更加浩荡。
秉昆当年,曾看出春燕和德宝为何不愿借他钱,当下未必看不出来于虹对郑娟的小心思。
矛盾过,挣扎过,但他们最终仍然决定,不计后果地付出。
这是因为他们的热情在燃烧,他们胸中的真情真义在浩荡——无论如何,要让赶超的媳妇过上好日子!
“房子纠纷”引起争论是好事。
正是因为素材“罕见”,才能再次唤起久违的、大众对“理智与情感”“利益与真心”的争辩。
物质主义至上多年,我们也需要浓烈而真挚的情感文化冲击一下:亲情、友情、爱情至上!
李路导演说:“值得歌颂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艰难生活下小人物之间的守望相助,这是当代年轻人所缺少的。”
让我们相信郑娟、秉坤这样的“好人”的存在吧!
让我们相信:虽然我们的肉体生于尘土,但灵魂一定要高贵如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