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银行2022年半年报发布收官,从半年报中披露的战略、组织、业务、技术、人才、生态等六个方面看,“数字化”已成为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无论是半年报,还是各银行的“十四五”规划,大都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引领层面,并在资金投入、人才结构等方面给予持续支撑。
科技引领变为业务驱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包慧杭州报道,在新发展阶段,银行的态度也更为务实,从过去的科技引领变为业务驱动。
六大国有行中,交通银行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金融科技投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14.50%。报告期末,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为405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了6.40%;云端银行服务用户数规模达400.8万人,较上年末增长69.24%。
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交行在人工智能、企业级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应用的布局加快推进,不断提升数据支撑能力,推进零售信贷和B2B支付领域企业级架构建设,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数据中台,夯实安全生产保障,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全力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在科技领先的股份行中,2017年就明确定位为“金融科技银行”的招商银行2022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招行信息科技投入53.60亿元,同比增长6.03%,占营收比为3.26%。
招行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也备受市场关注,报告期内,该行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立项203个,新增上线项目165个。截至2022年6月底,招行累计立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2868个,累计上线项目2126个。
在人才储备上,截至2022年6月底,招行研发人员达10392人,较2021年底增长3.48%,占总员工的10.00%。
零售领先的平安银行也在加强科技赋能,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15.9%。并全面贯彻以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
光大推动具有科技背景的人才进入董事会和高管层,如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杨兵兵从2020年起进入高管层担任副行长。光大银行2022半年报显示,至报告期末,该行科技投入21.38亿元,同比增加4.34亿元,增长25.47%;全行科技人员2598人,比上年末增加237人,占总员工比为5.69%。
兴业银行在2022年也实施了科技、零售、企金三大条线改革,科技改革重在强化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把原有的“一办、一部门、一公司”架构,调整为“一委员会、四部门、一公司”架构,提升科技规划、建设、管理、安全能力,促进科技和业务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赋能成为焦点
人工智能在银行的应用成为今年半年报的一个热点。
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都在2022年半年报中提及,人工智能对业务的赋能是重点方向之一,在零售业务转型方面的应用已经出现成效。
比如,邮储银行半年报中提到,该行智能语言语音系统内嵌于信用卡APP、新一代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赋能语音播报、语音输入、模糊搜索、逾期提醒、还款提醒、动账确认、客服助手等12类业务场景,助力远程银行中心每日完成16万通座席录音转译,转译准确率达85%以上,实现三地两中心座席录音100%覆盖。
招商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提到,在零售金融数字化服务方面,持续提升“人+数字化”能力,经营模式从客户经理管户为主向“管户+流量”双模式并进升级,智能财富助理“AI小招”上半年服务用户487万户。
在降低成本方面,AI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招行在其半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AI模拟人、辅助人、替代人成效显著,AI智能客服、语音质检、智能审录、海螺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共实现人力替代超过1万人。
年报|半年报中的金融场景构建“风向标”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庞华玮的报道,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42家上市银行披露中报,上半年上市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06万亿,同比增长4.88%,净利润1.06万亿,同比增长7.12%。
值得一提的是,“无场景不金融”,随着数字经济大发展,疫情下线上场景繁荣,金融行业跨入场景金融竞争时代,不少上市银行在2022年中报中披露了银行的金融场景生态建设情况。
金融场景生态化建设加速
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上市银行在金融场景建设中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综合上市银行定期报告,在金融场景建设方面银行出现许多标杆,比如中国银行打造的“中银跨境GO”APP一站式满足客户留学旅游等全旅程需求;光大银行打造的“云缴费”平台便捷满足居民缴费需求;工商银行构建“1+N”智慧政务产品体系建设“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等。
此外,招商银行的零售银行对年轻客群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构建住房租赁生态、农业银行开展涉农场景金融服务、平安银行打造“车+金融”服务等经营实践都取得突出业绩。
具体来看,根据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中报的披露情况,不少上市银行均在加速金融场景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光大银行打造最大便民缴费平台。光大“云缴费”平台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开放便民缴费平台。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累计接入缴费项目13,354 项,今年增长8.90%;累计输出平台 703 家,缴费笔数 11.34 亿笔,缴费金额 2,474.32 亿元。
工商银行构建智能政务合作场景。线上门户与当地各G端机构系统对接,实现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打造“1+N”智慧政务产品体系,建设“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全面赋能政务服务。
交通银行以数字化思维深耕场景建设,在医疗、学校、园区、央企司库等细分领域成效显现。其2022年中报显示,惠民就医已先后在上海、南京、大连、广州、宜昌等35 个城市上线。智慧金服平台累计签约客户突破 10 万户,较上年末新增 2.10 万户,收款结算量 2305.29 亿元,同比增长 131.80%。在北京地区保持“智慧记账”创新服务领先优势,上半年智慧记账交易量累计突破 600 亿元。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针对金融类APP最新数据尚无权威披露,但根据中金公司对2021年二季度金融类APP经营数据的统计,其认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已在加速。
其中,头部网上银行APP MAU高增长,疫情后的线上客户拜访、交易的趋势延续。具体来看,按照活跃度指标划分,合计有5款APP MAU超过5000万,合计有5款1000万 DAU量级的APP,分别对应工农中建招的金融类APP,且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商业银行核心APP在2021年普遍保持20%-30%的MAU/DAU同比增速,工行企业银行/中行企业银行/微众银行增速显著。
个案|中行成立场景生态与创新部,调整金融数字化委员会职能
来自《银行科技研究社》的报道,8月30日,中行发布2022半年报。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行实现营收3132.54亿元,同比增长3.39%;净利润1243.03亿元,同比增长4.86%。
中行介绍,报告期内,“绿洲工程”企业级架构首批次顺利投产,组件化、平台化、服务化的IT架构正在逐步形成。同时,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移动通信等科技运用,加快数字化转型。上半年申请专利1801件,获得授权272件。
此外,中行也介绍了其在金融科技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布局。
上半年,中行高级管理层(执行委员会)下的“金融数字化委员会”整合原“创新与产品管理委员会”职责,强化产品创新与数字化发展的统筹融合与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数字化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上半年,成立时的职能为统筹推进集团数字化发展、金融科技、数据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
同时,中行成立“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管理集团产品及创新和场景生态建设;也成立了“数字资产运营中心”,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结合中行2021年报披露的组织架构信息,目前,其在金融科技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委员会一办公室四部门三中心一公司”。
此外,中行通过派驻客户经理、改进实施工艺、增强工具支撑、优化预算管理等措施,缩短应用项目平均交付周期;开展业务科技深度融合、分行特色一体化研发、企业级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等多项试点。
数字化人才方面,中行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共建“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同时,推进专业序列建设,实施专业资格线上化管理,支持培养科技和业务复合型人才。
中行也介绍了中银金科的情况。报告期内,中银金科与10家金融机构新增11项数字化风控工具和技术合作。至6月末,中银金科资产总额8.04亿元,净资产5.95亿元。
个案|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更名为金融科技部
光大银行在半年报中介绍了其在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
半年报介绍,光大银行拟将信息科技部更名为金融科技部,并新设数据资产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未来将形成“两部两中心”金融科技体系,推动业务、数据和技术三大中台能力建设。
零售条线设立客户营运中心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了解,未来,金融科技部将起到统筹保障的作用,其他三个部门将加强全行数据资产、应用系统以及智能策略和模型的建设与管理。在此基础上,推动光大银行科技规划落地。
同时,在公司、零售和数字金融领域实施科技派驻机制,在总行部门开展科技与业务岗位双向交流,促进业务数字化转型。
光大银行对组织架构的调整不仅仅在于科技条线。
在零售条线,设立客户营运中心,逐步实现全量基础客户线上化经营。可以说,零售条线组织架构调整的目的在于提升对零售客群的经营能力,与此相配合,光大银行也成立了零售业务中台,垂直赋能一线客户经理,以数据能力驱动客户分层分群经营。
零售三个App用户增长42.07%
此外,在零售条线业务支持上,光大银行推进新一代零售信贷、零售客户中台、零售营销中台和运营策略中台工程,优化运营工具和营销模式;上线新一代零售信贷系统,实现线上申请、自动审批、智能风控、精细管理等功能;开展零售金融云工作室行外数据回流,协助业务人员进行客群运营分析。
至报告期末,手机银行、阳光惠生活与云缴费三大App累计用户22089.32万户,同比增长42.07%,月活用户3720.26万户。其中,手机银行注册用户5500.75万户,月活1601.85万户,同比增长17.42%;阳光惠生活App月活1152.32万户。
至报告期末,云缴费累计接入缴费项目13354项,较上年末增长8.90%;累计输出平台703家,较上年末增长5.24%;缴费笔数11.34亿笔,同比增长21.28%;缴费金额2474.32亿元,同比增长25.91%;累计直联客户1.23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6.04%;直联客户月活用户966.09万户,同比增长6.1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机银行、云缴费月活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增长,但与去年年末相比,三大App的月活均明显下滑,分别下滑14.71%、21.04%、45.68%。
对公领域则推进对公客户中台和对公营销中台工程,发力客户体系和场景金融建设;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推送对公潜在客户信息358万条,实现开户3.2万户。至报告期末,企业网银注册用户91.63万户,交易金额27.68万亿元,同比增长28.72%。
此外,推进开放银行工程和智能运营策略工程,构建“财富+开放”服务生态,联合合作机构共建私域流量运营生态。手机银行新增私人银行专版、数字人民币专区,分行创新研发门户接入17家分行,服务号平台接入34家商户,累计建设长尾客群数据挖掘模型30个,新增经营策略7800余条。
个案|北京银行成立数字化转型战略委员会,下半年研发投入将增加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薛小易报道,8月30日,北京银行发布2022半年报。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北京银行实现营收339.43 亿元,同比增长1.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74亿元,同比增长7.88%。
北京银行介绍,其按照“三步走”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即“数治”,强化数据治理;“数融”,实现数据融通;“数智”,发力数据智能,着力打造基于统一数据底座、一体化、智能化、场景化的数据治理体系和数据应用体系,建立数据智能服务DaaS。
其也强调,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下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争取由3.5%提升至4.2%左右。
在顶层设计与组织配合上,其成立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委员会”,统筹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推进和实施。编制《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为全行提供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根本遵循。
同时,加大对敏捷组织的布设。成立多支跨条线敏捷小组,赴各分行开展数字化转型落地与推动工作,以青岛分行为试点打造全数字化运营精品分行;加强金融创新实验室建设,完善敏捷创新机制;设立业务、科技条线数据治理无边界团队,完成306项问题的源头治理,实现1282项对公、零售客户标签投产。
人力|银行开启“抢人”模式:金融科技人才稳居招聘“C位”
据中证报的报道,从多家银行半年报数据可见,金融科技人才的数量在稳步提升。
兴业银行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引进数字化转型人才超过1200人,科技人员占比达到8.67%,较上年末提升2.22个百分点。此外,中信银行科技人才数为4180人,占员工总数的7.58%;光大银行科技人才数达2598人,占员工总数5.69%。
“现在对应届生的招聘启动得越来越早了,部分学信息科技相关专业且对金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在暑期训练营中就提前发放了offer。”某股份行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日前,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吹响2023年度秋季招聘的号角。其中,金融科技人才稳居招聘“C位”,成为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
交通银行总行本次2023年度校园招聘中,仅有金融科技部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发布了招聘岗位,包括金融科技管理培训生(IT方向和数字管理方向)、软件开发、IT系统管理、数据分析应用等方向。
招聘岗位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核心领域,专业要求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金融科技类专业及其他理、工、农、医类专业等。招聘公告指出,有较好的计算机专业基础,具备计算机和金融等复合型专业背景者优先。
工商银行总行2023年度秋招公告中也提出,管理培训生岗入职后需先在境内分支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科技+业务”轮岗锻炼。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银行在开启正式校招之前,已开展了金融科技人才的提前批专场招聘。今年5月,招商银行启动“2023年校园招聘提前批”,通过竞赛方式招聘数据分析师、FinTech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6月,华夏银行启动数字科技人才提前批专场招聘会,主要面向信息科技相关专业和数学统计相关专业招聘,岗位涉及管培生岗和经办岗。
除金融科技人才外,银行对其他复合型人才同样青睐,上述股份行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表示:“银行业务岗位实际上对专业要求有很强的包容性,各类学科的优秀人才我们都欢迎。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多见于总行层面,而对其他业务岗位的招聘则下沉至分行机构等,仍占多数席位。”
文章来源:九卦金融圈综合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良率增至5.19% 部分中小行受困联合贷
年内十余家上市城商行董事长或行长变动,70后加速补位
大家都在看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信贷资产大揭秘
工行、农行宣布,取现方式巨变!
探路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起步,百信银行迎来业绩爆发期?
银行上半年薪酬PK:江苏银行人均月入5.54万夺头筹,30家银行涨薪12家降薪
57岁农行行长张青松补位央行副行长,曾供职中行28年;“一正五副”架构仍需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