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这么优秀,又让谁焦虑了?

2022-02-14   围剿白日梦

原标题:谷爱凌这么优秀,又让谁焦虑了?

就问在座各位,最近还有人没被谷爱凌刷屏过吗?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第三跳以空中1620度转体的高难度动作,获得94.5的最高分,最终以总成绩188.25分夺冠,拿下了不论于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含金量都非常高的一枚金牌。

这是谷爱凌的首个冬奥会奖牌,中国女子雪上项目的首金,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三金。而今年还是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首次成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谷爱凌这一夺冠,意味着她代表中国,拿下了这一项目的首枚金牌。

搁任何一位运动员身上都是为国争光的漂亮成绩,更何况谷爱凌第三轮的惊天一跳,多少还有点放手一搏的“传奇”性质,这更让无数观众对她“天才少女”的身份津津乐道。

首先这个需要在空中转体1620度的动作难度极高,普通人可以理解成从差不多相当于17层楼的高处无护具冲下,还要在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操作,可以说本身就是人类的身体奇迹。

其次这个项目也并不是谷爱凌的最强项,她的训练时间短、参加大赛经验少,在前一天的资格赛中以第五名的成绩晋级决赛。而在她之前的选手一次次刷新高分记录,虽然谷爱凌前两跳的成绩稳定,但想要夺冠,她就得在最后一跳有所突破。

母亲建议她选择保守的1440,发挥好的话可以保下银牌,但谷爱凌决定给自己上难度。她堪称完美的空中转体1620度动作,此前甚至没有在雪面、蹦床上实操过,只在气垫上练了一两天,然后就是脑内复盘。

结果谷爱凌一战成名,别人赞她“天才”,而谷爱凌想的是,她之所以做一个自己没做过,历史上也没有女孩挑战过的动作,就是因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结果一不小心突破了自己,也挑战了人类的体能极限。

如果谷爱凌的故事是一本小说,那么“用只练过一两天的动作拿下世界冠军”本身已经够金手指大开了。按照以往各种爆红惯例,吃瓜群众扒过她的履历才发现,谷爱凌真实的经历,恐怕远比各种常见的大女主爽文还要更“敢写”。

她在滑雪领域从小到大拿奖拿到手软的同时,为了腾出时间参加冬奥集训,谷爱凌在各种比赛的夹缝中提前完成了高中学业,成为建校以来第一位提前一年毕业的学生。

她还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并不是体育特招生,而是以SAT1580分(满分1600)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也就是说,在奥运冠军的光环之前,谷爱凌已经是一名全球顶尖的学霸了。

长得好,学习好,体育好…谷爱凌的人生看起来完全没有“偏科”这一说。在文艺这块,她从小学习芭蕾和钢琴,喜欢写作、美食,上大学后还想研究量子物理。

在体育领域,她对足球、篮球、射箭、马术、攀岩、蹦极、冲浪、长跑等运动也多有涉猎,滑雪只是那个被她选中,“最喜欢的爱好”。

之前很多人会说“颜值即正义”,但对谷爱凌这样的状况而言,美貌和身材似乎是最不值一提的优点。当然,她在时尚代言这块的表现也并不拉胯。

小小年纪就已经解锁了《时尚芭莎》、《VOGUE》、《ELLE》、《优家画报》等大刊封面,混血颜+超模身材让谷爱凌穿什么衣服都好看,阳光自信的气场也让她的硬照表现力贼强。

LV邀请过她去巴黎时装周看秀,合作过的品牌横跨运动、美妆、厨卫等领域,还拿下了蒂芙尼的全球品牌代言人。虽然妹妹人不在娱乐圈,但目前顶着的title已经让许多出道多年的明星望尘莫及。

更重要的是,谷爱凌不仅在各方面都实绩漂亮,人家三观也很正,说话情商高,心理素质还很强。我们见过太多“互联网造神又毁神”的悲剧,有人提醒网友降低期待,不要给谷爱凌太多压力时,她:你为什么对我没有信心?

比赛前半夜网上冲浪,用自己的账号下场怼造谣的外媒,强调国内的舆论环境对她很友好。比赛后外媒又酸又跳脚,说她入中国籍、代表中国参赛都是为了钱,她会从自己的角度怼“不喜欢我是他们的损失”。

妹妹还很有体育精神,面对其他国家的质疑,她认为体育是用来团结人类的,而不是分化我们的。大家在这里一起比赛,就是为了可以不断拓展人类极限。

她小时候说过自己滑雪是因为喜欢,如果长大了滑雪不能再给她带来快乐,那她就不会去做职业选手。很明显妹妹享受过程大于结果,资格赛时她没有发挥好,排名暂时落后心态也不见崩,依然满脸自信笑容。

夺冠之后也没有飘,看到对手因为痛失金牌大哭,谷爱凌第一时间跑去安慰。在后来的记者会上,她还替发挥失误的选手说话,强调“每项运动都不容易,我们要有体育精神”。

总之这几天看完谷爱凌相关的新闻,虽然明知道咱有句老话叫做“人无完人”,但相信还是有不少朋友都跟斯文产生了同款疑惑,就很好奇谷爱凌这人的短板到底在哪里?

这位年仅18岁的天才少女,世界冠军兼全民偶像,已经优秀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从天赋到努力都让普通人望尘莫及,但斯文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不少人把她当作“别人家的孩子”,指望靠鸡娃复制谷爱凌的成功。

我这两天看到不少育儿账号,在分析“培养一个谷爱凌这样的孩子需要花多少钱”,提到她从小上的私立学校光一年的学费就要4w,还不算芭蕾、舞蹈、钢琴、声乐、射箭、攀岩、滑雪、潜水这样的爱好,每一样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

关键是谷爱凌自己也争气,能成为世界冠军固然需要天赋,但她的努力和自律也功不可没。人家从小就是精力充沛的“时间管理大师”,妈妈开车接送她在各个活动场地往返,谷爱凌就在车里换衣服、写作业、吃饭。

她在美国长大,每次放假妈妈都会把她带回北京补课。因为妈妈觉得,“来中国上十天课,能在美国顶一年”。按照谷爱凌这学业和课外活动的强度,说是“全年无休”也不为过,但谷爱凌的思路是,“学习累了那就去滑雪吧”。

她不浪费自己的每一秒钟,尽可能多的去尝试和冒险,发掘自己的潜能,最终才选择了滑雪这项爱好。而在整个过程中,妈妈对谷爱凌全力支持,是那种她爬树徒手荡秋千,妈妈就在屋里默默看,她从窗户钻出去玩雪,妈妈还给她递铲子的“朋友型”母女关系。

很多家长眼馋谷爱凌这样“别人家的孩子”,有的会明着说“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还有的会查阅谷爱凌的成长路径,然后试图让自家孩子也在寒暑假参加补习班,学习之余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出个一技之长作为“加分项”。

像极了咱们小时候《哈佛女孩》、《剑桥男孩》这系列励志书流行的时间,那时候还没有“鸡娃”这个词,但爸妈已经无师自通,恨不得熟读背诵这些教育版成功学,再实践到自家孩子身上,没能如愿以偿就恨铁不成钢,觉得是孩子不争气。

但是恕我直言,恳请各位家长看问题也全面一点。谷爱凌之所以能成长到今天这种程度,她的母亲谷燕功不可没,一方面是这位母亲本身的人生履历也很金光闪闪,另一方面是她所提供的的自由宽容的氛围,是养成谷爱凌自信强大性格的最重要原因。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从小在北京长大,长大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奥本大学、洛克菲勒大学、斯坦福大学,攻读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MBA,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

她自己喜欢滑雪,兼职做过滑雪教练,带着孩子一起滑雪后,谷爱凌展现出了对滑雪的兴趣和天赋,谷燕的第一反应,不是要通过滑雪技能培养一个出息的女儿,而是为女儿能陪自己滑雪、划得还比自己好感到开心。

因为妈妈先后毕业于北大和斯坦福,爸爸毕业于哈佛,爷爷也毕业于斯坦福,谷爱凌小时候一度对“考名校”这事儿有执念,而妈妈谷燕却告诉她,“你不是非上斯坦福不可,你要上自己喜欢的学校,比名校更重要的是一辈子都不放弃学习”。

有趣的是,凡是指望自己能培养出谷爱凌这样孩子的家长,多半对下一代寄予厚望,把高考、成绩、名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往往说不出这样的话,反而会强调“你一定要考名校”、“不能给家里丢人”。

不知道这一代小孩的成长环境怎么样,反正斯文在高中是要上至少四个晚自习的,在做完作业和练习册的前提下,大家普遍睡眠不足,每天在课上昏昏欲睡,教室里弥漫着清凉油的气味,多的是身体不舒服还要坚持上课的“好学生”。

而谷爱凌受到的教育,是从小要坚持每天至少睡够10小时,这样大脑和身体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和休息,醒来后才能有更好的状态和精力。

不少人调侃爱睡觉大概是我们和冠军唯一的共同点,而斯文想说的是,希望那些被谷爱凌刺激到的鸡娃家长们,多少也能受到一些启发,让自家孩子也多睡几个好觉吧。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谷爱凌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而谷燕作为一位单亲家庭的母亲,非但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控制欲,还会告诉女儿“你长大不需要感谢我,你一点都不欠我的”。

如果要问那些希望复制谷爱凌成功的家长们,对自家孩子有什么期待,斯文相信答案多半围绕着“第一”、“成功”、“优秀”等关键词。而谷爱凌本人的母亲,只希望她的孩子自由、丰富、快乐、勇于尝试。值得细品。

除了这些鸡娃家长,在对谷爱凌的各种讨论中,还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男性凝视引起了斯文的注意。看过谷爱凌访谈、资料的小伙伴想必已经发现了,她由母亲和奶奶共同抚养长大,生活里并没有什幺爸爸的痕迹。

谷爱凌管自己的外婆叫奶奶,她的“谷”姓随妈妈,名字里的“凌”取自她出生前车祸去世的姨妈,英文名里的“Feng”是奶奶的姓氏。关于她的父亲,唯一确定的信息就是“毕业于哈佛大学”。

但在谷爱凌爆红之后,总有那么些莫名其妙的人,非想扒出她父亲是谁,来证明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因为基因优秀、起点够高。被传播最广的版本,是她爸爸是google五号员工,现在做房地产生意,富可敌国。

佐证是“谷歌第五号员工”Ray Sidney曾把头像换成他和幼年谷爱凌的合照,一脸为谷爱凌夺冠骄傲的模样,谷燕给他点过赞。发酵过程中还被来总玩了个“所以google的中文名叫谷歌”的大无语梗。

但很快当事人自己下场解释,他的确和谷燕交往过,但那时候谷爱凌已经出生了。他算是看着谷爱凌长大,因为认识了那么多年,所以会为她如今取得的一切感到骄傲。

再回头看那些信誓旦旦说什么“别拿自己十几年的努力跟人家好几代人的积累比”的言论,就真的蛮可笑。很显然谷爱凌的妈妈和奶奶已经给了她充足且健康的爱,两个女人把孩子养得这么好,她爸爸是谁,有那么重要吗?

比非要扒出人家爸爸是谁更离谱的,是一些看似在夸实则物化女性的普信言论。比如说“她这么优秀,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得到她”?

或者“她这么优秀,以后还怎么找对象?婆家好找吗?”

以及嫌弃人家搞冰雪运动体寒的,“不能生咋办”、“分分钟离了”。

还有媒体发起了“谷爱凌和全红婵谁更受男性观众欢迎”这种话题,还真有人在下边说“谷爱凌满脸硬伤”。斯文就是一整个unbelievable,有多恶臭咱都得另说,关键是谷爱凌刚刚18岁,全红婵今年才15岁,两位天才少女都未成年诶。

分分钟让斯文想起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夺冠之后,一帮脑子里长驱的对姑娘们各种评头论足,讨论人家的择偶标准、dang妇羞辱队员腰后的纹身、还有人提倡让男足娶女足来改善基因。

我:你没事吧?喝了多少啊这是,但凡配点头孢都不能说这种话吧?

怎么敢的啊!咱也不知道谷爱凌这么优秀,到底是扎了谁的眼,又引起了谁的焦虑。斯文以前看到过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比你优秀,觉得羡慕哪怕嫉妒都挺正常。但如果对方已经优秀到让人望尘莫及的程度,那普通人估计只有敬佩的份儿。

也是没想到,完美如谷爱凌出现了,竟然还有不少人热衷于给自己加戏。要么拿自己的择偶标准去衡量对方,要么把谷爱凌当案例疯狂“鸡娃”,咱就是说,爱搞一些直男凝视的话先照照镜子ok?

鸡娃家长也请认清现实,虽然斯文理解大家为孩子好、想让孩子有出息的初心,但至少不要把自己的虚荣心和实现不了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不是说让大家都躺平的意思,谷爱凌身上当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她的自信乐观、坚韧自律、体育精神和对女性的关怀,对青少年和女孩们来说都是好榜样。哪怕光是学她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锻炼,普通人坚持下来都受益匪浅。

只不过最近看到太多一见人家那么优秀就想入非非的网友发言,斯文只想劝一句——打破幻想,认清现实,你懂什么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