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强,人民币更强,汇率创近4年新高。
人民币为啥如此强势?能持续么?
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影响股市?
如何布局春季行情?
主流券商表示:低位优质蓝筹近期机会或更大。
A
美元走强,人民币更强
人民币汇率创近四年新高
美元走强,人民币更强。
就在周五,境外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然大幅上涨约200个基点,一度创下2018年5月以来最高值6.3144。
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吻合度非常高,但2021年四季度以来有所不同。美元指数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
人民币不仅兑美元出现升值,在去年10月初至今,对全球主要货币普遍出现了升值。
上周五的这波人民币涨势,让众多外汇从业人员感到意外。
有分析认为,或因俄乌局势多变,使欧洲资本在2月18日16时欧洲交易时段开启后,迅速大举买入中国国债避险,无形间带动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上升与汇率上涨。
受此影响,境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跟进上涨,一度刷新1月28日以来最高值6.3253。
B
人民币为啥如此强势?
国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人民币走强主要因为季节性、基本面和资金流三因素共振所致:
1、季节性。“汇改”以来,银行代客结汇每年底会集中释放,导致近年每年底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季节性特征。
2、基本面。疫情期间,因产业链优势,中国出口持续超预期,放大了人民币汇率季节性特征。
3、资金流。美国经济复苏最快的时点已过,而中国“政策底”夯实、“经济底”在即,使得海外资金流对人民币资产的青睐度不减。
EPFR数据显示,海外资金今年以来延续了对中国股债快速流入的趋势。截至上周,中国股票年内累计流入超过220亿美元,中国债券年内累计流入近15亿美元;香港本地股票年内累计流入超过15亿美元,在过去41周持续获得海外资金流入。
海外资金流入中国股票与债券市场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正在不断前进。据SWIFT在2月16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排名中继续维持在全球第四位,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所占份额持续从去年12月的2.7%大幅升至3.2%,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商业贸易中最喜欢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贸易交易规模约占达5%,在全球各国排名第一。至1月,伦敦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人民币离岸交易清算中心,目前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
C
美联储加息在即
人民币或贬值,但幅度不大
人民币强势,能够持续么?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海外疫情对供应端的影响减少,未来我国出口增速大概率将高位回落,中美利差将重新主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美联储加息几成定局,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压制,而我国货币政策易松难紧,中美两国的利差大概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窄。
中泰证券陈兴认为,从其去年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来看,央行可能并不希望看到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单边走强的态势。今年人民币汇率如果适度贬值,与央行的政策取向并不冲突。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逐渐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贬值有助于抵消掉部分海外货币紧缩的压力,使得我们能够维护国内货币流动性环境的相对稳定甚至略偏宽松,这对于今年国内稳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的价格特点是“强而不贵”,与基本面是相匹配的。美联储加息下,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但贬值幅度会比较可控。
海通证券梁中华团队也表示,由于前两年我国境内积累了异常充裕的美元流动性,将有效起到汇率波动的“缓冲”作用,人民币也难出现“急跌”的状况。而在有弹性的汇率、规范的资本管理情况下,我国政策仍将是“以我为主”。
D
人民币汇率如何影响股市?
从历史经验来看看,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显著增强:
2018年3月初至2018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贬值,上证指数也同步下跌。2018年11月底,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降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上证指数逐步筑底回升。
2019年5月初,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同步下调。直到2019年6月底,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才略显企稳,但随后一波三折。
当然,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也有背离时期,但时间相对较短:
2019年8月中旬至2019年9月初,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上证指数稳步上涨,但这种背离仅持续半个月左右时间,随后,二者走势又保持高度一致。
2018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至少有三次领先股市:
第一次是2018年11月前后,人民币汇率已开始筑底回升,而上证指数却继续震荡下跌,直到2019年1月初才开始企稳回升。
第二次是2019年3月开始,人民币汇率已开始横盘震荡,上证指数却继续上涨,直到2019年5月初,上证指数才出现大幅下跌。
第三次是2019年9月底前后,人民币汇率不再贬值,并逐步筑底回升,而上证指数继续震荡下跌,直至11月底前后才逐步筑底回升。
从上市公司投资角度看,中泰证券陈兴团队认为: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于出口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汇率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行业盈利能够得到持续改善。
建议关注如汽车零部件Ⅱ、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和通用机械等行业A股公司。除此之外,化学制品、服装家纺、家用轻工和白色家电等出口较多的行业也有不小的海外营收占比,这些行业或也将受益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
E
如何布局春季行情?
主流券商这样说
1、中信证券:私募被动减仓已结束,三重底确认, 围绕“两个低位”布局优质蓝筹
节后宁德、东财等机构重仓龙头个股大跌,意味着部分投资者已经开始抛售底仓品种,市场受迫性卖出进入尾声。
此前部分私募机构面临净值快速回撤有明显的被动减仓行为,但从近一周的调研来看,集中减仓已经完成。公募仓位有小幅上升,但从净值变动的分布来看,持仓更加均衡。
政策底、市场底和情绪底已依次确认。
建议投资者紧扣“稳增长”主线,重点围绕“两个低位”积极布局优质蓝筹。
1)基本面预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等,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航空和酒店;
2)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建材和家居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的通信运营商,新基建领域的智能电网及储能和受益“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以及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
2、海通证券:短期金融地产占优,未来看新能源和数字经济
海通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今日也表示,2021年12月以来的调整已经较充分。借鉴历史,本轮春季行情从价值到成长的催化剂可能来自政策面和一季报业绩预告。今年类似2012年是震荡市,上半年最好窗口期是稳增长型春季行情,短期金融地产占优,未来有望切换至新基建的新能源和数字经济。
3、国泰君安:水往低处流,成长型公司回暖还需等待
当前以消费与基建链为核心的低估值板块具备上述优势,“稳增长”行情仍在途中。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偏低风险偏好、经济基本面仍未兑现之下,价值仍将阶段占优,而成长尤其是赛道型公司的机会还需要等待风险偏好的回暖。
水往低处流,按照稳增长的发力先后顺序、盈利的边际改善程度,推荐:
1)基建:煤炭/钢铁/交通运输/建筑/化工-基建地产/机械设备;
2)消费:农林牧渔(生猪)/家电/消费者服务;
3)金融:券商、银行;
4)消费电子。
F
这个周末还发生了哪些事情?
1、富时罗素北京时间2月18日晚间公布了旗舰指数2022年2月的季度审议结果
102家在A股的上市公司被纳入指数,其中大盘A股共26只,中盘A股4只,小盘A股72只。以上变动将于3月18日收盘后(3月21日开盘前)正式生效。
2、俄罗斯乌克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乌克兰军方称炮击致乌军2死4伤
近日俄乌边境地带的攻击次数“急剧增加”,据欧安组织20日凌晨最新报告,顿巴斯地区19日一天内违反停火协议的事件近2000起。
3、证监会谈注册制改革、中长期资金入市、财务造假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会做好注册制试点评估和经验总结,统筹研究推进全市场注册制和交易机制等配套制度改革。
4、银保监会: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5、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依法开展跨境业务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收购或参股经营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依法开展跨境业务,进一步服务民营企业境外投融资。
6、国家卫健委:我国已在重点地区先行启动序贯加强免疫
近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即要完成四剂次,前两个剂次用灭活疫苗,后两剂次用减毒活疫苗。
链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3e5144066a91d412588edcf4f87b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