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金庸的武侠小说完结多年,但我们只要提及金庸的著作,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不由得肃然起敬。的确,金庸的武侠小说早就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经典,就算再过个几十年,仍无人能撼动金庸的“盟主”之位。
尤其是《天龙八部》横空出世之后,这一部武侠巨作更是气势磅礴,让人看得意犹未尽。随着萧峰自尽死在了雁门关,《天龙八部》就此落下了剧终的帷幕。
萧峰死后,虚竹又有什么精彩故事?尽管金庸没有续写《天龙八部》,但笔者认为虚竹命不久矣。
很多人不知道,金庸在晚年发行了新修版系列,在新修版《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如此写道: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显而易见,在金庸巧妙地架构之下,《天龙八部》能和《射雕英雄传》串联在一起翻阅。这样一来,金庸的著作遥相呼应,让读者们更是看得如痴如醉、乐在其中。
不过问题也跟着接踵而至,既然虚竹客观存在于射雕时代,那该如何解释销声匿迹的虚竹与灵鹫宫?
的确,既然《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已被金庸打通,萧峰的丐帮、段誉的大理段氏都传承到了后世江湖,为何唯独不见虚竹和灵鹫宫的踪迹?
笔者认为,虚竹极有可能意外身亡,灵鹫宫群龙无首之下四分五裂,没多久就彻底退出了江湖这个大舞台。可别以为笔者无中生有,我们听一听洪七公说过什么就懂了。
原著里是这么写的,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原来萧峰死之前,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了虚竹。过了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他深得群丐的认可,于是上了缥缈峰,从虚竹那里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
前面提到,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那位得了虚竹传承的少年英雄就是洪七公。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切不就解释得通了?
有意思的是,人到暮年的洪七公还对郭靖提及过虚竹,书中是这么写的,洪七公见郭靖脸上神色似懂非懂,说道:“这‘降龙十八掌’的道理,深奥得很。当年我恩师教我之时,我还以为出掌越强越好,拼命发力,给恩师重重打了几个耳光。”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会说了,洪七公被他师父重重打了几个耳光,如此暴躁之人必定不是虚竹,只因虚竹心地善良、和蔼可亲,绝不会做出如此举动。
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看一看金庸留在原著里的暗示就知道笔者所言非虚。
在天龙前期,虚竹的确是一个憨厚老实之人,可当接连破了荤戒、杀戒、色戒之后,这位犹如一张白纸的少男开始融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西夏国冰窖里,虚竹曾宁死不吃天山童姥端来的鸡鸭鱼肉。可破了色戒之后,虚竹破罐子破摔,径直拿起大鱼大肉往嘴里塞去。金庸还写道,和梦姑缠绵三晚之后,到了第四天的晚上,虚竹见那少女不曾来,竟心痒难耐,终于朝童姥问道:“姥姥,那……少女今晚不……不来了么?”
无独有偶,在天龙的末尾,虚竹和丁春秋在少室山大打出手。丁春秋虽强,但终被虚竹祭出的生死符所击败。星宿派弟子见丁春秋吃了败仗,当即敲起了丝竹锣鼓,那些拍马溜须的星宿派教众异口同声地唱道:“灵鹫主人,德配天地,威震当世,古今无比。”除了将“星宿老仙”四字改为“灵鹫主人”之外,其余曲词词句,便和“星宿老仙颂”一模一样。虚竹虽为人质朴,但听星宿派门人如此颂赞,却也不自禁地有些飘飘然起来。
这样看来,虚竹逐渐堕落,最后性情大变是极有可能的。加之扫地僧曾说过,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他心中所会的杀人技巧就越来越娴熟。若没有用相应的慈悲心化解体内戾气,修炼者终会被戾气反噬,这就是所谓的武学障,也叫做知见障。
好比鸠摩智,他练成了诸多神功,可遭遇戾气反噬之后竟在枯井里走火入魔、势若疯虎。幸好鸠摩智无意之中触发了段誉的北冥神功,否则鸠摩智早就经脉俱断而死。
虚竹也一样,他练成了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等神功,还从萧峰那里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虚竹甚至频频钻入灵鹫宫的石窟里参悟石壁上的神秘武学。
随着虚竹将多门神功聚于一身,他体内的戾气也越来越盛。此时的虚竹早已破戒多年,哪还有什么佛法禅心?
如此一来,虚竹在传授洪七公降龙十八掌的时候,会狠狠打洪七公几个耳光,不就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