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杜鹃花(二)

2023-03-10   墨渲旅行

原标题:中药古今研究:杜鹃花(二)

白花杜鹃(白花映山红):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中药大辞典》)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白花杜鹃和血,散瘀。治吐血,肠风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损伤。”

2.《分类草药性》:“白花杜鹃味甜,性温。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梗叶同仙人对坐草,洗风火疮。”

3.《贵州民间方药集》:“白花杜鹃根及花:通经散瘀,治白带。”

4.《四川中药志》:“白花杜鹃性温,味辛甘,无毒.花及根:治吐血红崩,赤白痢下,肠风下血及跌打损伤。”

5.《中华本草》:“白花杜鹃辛;甘;性温.和血;散瘀;止咳。主吐血;便血;痢疾;崩漏;咳嗽;跌打损伤。”

二、现代研究

1.成分:花含杜鹃黄甙和少量的杜鹃黄素。叶含多种黄酮类:有槲皮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另含杜鹃醇、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荚兰酸和丁香酸。

此外,从该植物中还发现邻-焦儿茶酸。

2.毒性:白花杜鹃如作野菜食用,常易发生中毒。曾报道一家4口因吃白花杜鹃而中毒,每人服食2~8两不等。食后1~2小时,4人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心慌、头昏、眼花、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发麻等.体检:口唇及指端紫绀,呼吸次数增加,血压降低,心音弱,心律慢而不规则,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徐缓及室性期前收缩(5~7次/分)。经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2~3天后均痊愈。

光背杜鹃: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陇蜀杜鹃。(《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典籍摘要

《全国中草药汇编》:“光背杜鹃苦,凉。有大毒。止咳,祛痰,降血压。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

二、现代研究

马缨杜鹃:为杜鹃花科麻叶杜鹃。(《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典籍摘要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缨杜鹃苦,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止血,调经。治骨髓炎,流感,痢疾,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二、现代研究

大杜鹃:杜鹃花科大杜鹃。(《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典籍摘要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杜鹃辛,温。有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炎。主治崩漏,白带;外用治跌打劳伤,疮,疖,痈,癣。”

二、现代研究

云锦杜鹃:为杜鹃花科云锦杜鹃。(《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典籍摘要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锦杜鹃清热解毒,敛疮。主治皮肤抓破溃烂。”

二、现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