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劲不足,欧洲援乌力度锐减,日子难熬,德总理向加拿大“找气”

2022-08-24   国防时报看点

原标题:后劲不足,欧洲援乌力度锐减,日子难熬,德总理向加拿大“找气”

俄乌冲突爆发已有半年,迄今仍无停火迹象。

最新报道,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天表示,在过去一天,俄军消灭100多名乌民族主义者。

同时,俄军摧毁8个乌军指挥所、142个地区的乌军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在赫尔松州卡霍夫卡区的空中摧毁8枚“海马斯”火箭弹、5架乌克兰无人机等。

相较之下,欧洲多国有些“后劲不足”。特别是法德两国,似乎更渴望通过谈判快速达成解决方案。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旗下的“援乌追踪”数据库还显示,近几个月来,欧洲六国对乌援助直线下跌。

随着乌俄战事的递进,世界局势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眼下,西方与俄罗斯势同水火,撕裂了本就脆弱的国际安全格局。而欧洲多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仅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带来的阴影,同时还面临着通胀、供应链中断及能源危机。

哪怕是诸如作为欧盟“领头羊”的德国,如今也陷入困境。

眼看能源寒冬将近,天然气流量的大幅减少使欧洲各国争相增加储备供应,德国等国家四处寻求替代来源,加拿大便是其目标之一。

近日,急于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前往加拿大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多个德企高管随行。对此,有德媒报道,称朔尔茨此行的重点是加强能源伙伴关系。这也是朔尔茨对单个国家进行的最长的工作访问。

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会谈中,朔尔茨毫不掩饰的表示,德国正在加紧基建,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且希望在能源转型期间,加拿大可以成为德国液化天然气和绿色氢能这两种能源的重要合作伙伴。

对此,特鲁多回应称,加拿大正在探索向欧洲直接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可行性。

其实,就在朔尔茨一行抵达之前,特鲁多便表示,“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没有太多的办法,来帮助(德国)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的挑战”。

的确,尽管加拿大是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加拿大2020年位列世界第五大天然气生产国。但是加拿大东海岸目前没有液化天然气运输终端,因此德国无法立即从加拿大获得大量液化天然气 。

换句话说,朔尔茨此次访问加拿大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其实,在朔尔茨上任之后,俄德关系急转直下,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德国就接连对俄罗斯出手,主动叫停“北溪-2号”,还驱逐了俄罗斯外交官。

对比在默克尔时期,俄德之间相处还是不差的,德国可以通过来自俄罗斯的能源,对欧盟施加影响力。

也因此,不少舆论认为,朔尔茨为了迎合美国而渐渐迷失自我,同时也毁了默克尔苦心经营多年的心血。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朔尔茨不仅仅是追随美国与俄罗斯翻脸,更是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其上任后首次访问亚洲偏偏只选择了日本。不难看出,朔尔茨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军事上,德国的防务政策也出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调整。

德国先是宣布设立总额达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扩充军备,且今后将把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北约要求的2%以上,接着又打破不向“战乱地区国家”输送致命性武器的禁忌。

不过,朔尔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德国不仅没有能恢复往日“风采”,反而一步步的被朔尔茨推向了泥潭。

在疫情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今天,欧洲的政治家们还在不顾后果的制造地区矛盾,加深危机的来临,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长此以往,谁也不能保证,当年经济大萧条带给欧洲的伤痛,很可能会再一次出现的欧洲大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