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流传了上千年:“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拼命读书、奋斗,愈发变得优秀,就是为了当官,拥有属于自己的仕途。不然,如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考公务员。
当官,不是你想当,就能够当的。在体制内打拼,跟在私企打拼,本质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的,是人情世故的能力。后者需要的,是帮老板赚钱的本事。
普通人要想拥有仕途,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考试能力,还需要有“官相”。所谓的官相,不是指相貌,而是指当事人的性格、气质和协调能力。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性格,因为性格决定了人之命运。有些人的性格不适合当官,那他们就算进入到单位当中,日子也不好过。
面带官相的人,有这几种与生俱来的本事,根本藏不住。
第一种本事:心理博弈的能力。
有一个管理学名词,博弈。意思是,各方对于事件的选择和较量。
百度百科有一个说法:博弈概念中包括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等。局中人、行动和结果被统称为博弈规则。
在单位,基本每个人都是局内人,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需要根据当前所掌握的信息来作出选择,并且制定合适的策略。
博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所获益,比如说,博得领导的关注,爬到自己所希望的位置,拥有比较稳定的前途和未来。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博弈,就是各方的争斗。你有你的追求,他有他的追求,自然就会竞争、内卷,影响各方的关系。
真正适合官场的人,都必须具备心理博弈的能力。就跟下棋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精打细算,才不会出错。
第二种本事:脸皮要厚,内心要狠。
李宗吾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厚黑。就是说,脸比城墙厚,心比煤炭黑。
对于厚黑,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脸厚,心狠。做什么事,都不要过分玻璃心,该果决的时候要果决,该狠辣的时候要狠辣,千万不能妇人之仁。
民间有句老话:“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太过于慈悲,就跟圣母一样,那是无法带兵打仗的;过分重视感情,那是无法做大事的;太注重所谓的义气,基本上就不适合管理财务了。
过分老实巴交、脸皮太薄的人,最不适合做官。过分老实,就无法跟别人搞好“人情世故”,也没有防人的心眼,终究不会有好结果。
脸皮太薄,那更是混单位的大忌。别人说你几句,你就受不了,那你如何可以在群狼环伺的仕途当中爬上去呢?该狠不狠,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第三种本事:看破、不说破、守口如瓶。
江湖小白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看破而说破。你看懂了这件事的真相,那你最好不要说出来,避免惹祸。
能不能看破,这需要考验人之眼力。尽量不要说破,这需要考验人之智慧。一般来说,看破容易,而不说破特别困难。
普通人,心性比较直率,自然就会盲目冲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点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会考虑自身的处境。
乱说话的结果,要么是被人憎恨,要么是被人针对,要么是成为众矢之的,被枪打出头鸟。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思是,说的话太多,往往会让自己陷于困境,不如保持沉默,将真心话留在心底。自己心知肚明就好,就不要跟别人说了。
沉默,永远都是“金”。懂得闭嘴,身边人都不会故意针对你。不懂得闭嘴,言语太多,只会让自己到处树敌。
第四种本事:驾驭人心,好坏制衡。
有仕途的普通人,跟没有仕途的普通人,对于“小人”和“君子”的理解,基本上截然不同。
前者,不在乎所谓的小人和君子,只要你有某样突出的能力,就可以用你。这就是所谓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后者,过分在乎所谓的小人和君子,就会导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连私企都混不下去,就别说混编制单位了。
小人也好,君子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什么人,就该去做什么事。小人有小人的责任,君子有君子的使命。
更何况,不可能都是小人,也不可能都是君子。这小人和君子,始终是要平衡的。就跟昼夜一样,有白昼的时候,自然就有黑夜的时候。
真正有“官相”的人,在“驾驭人心”这件事上,基本无师自通,把人治得服服帖帖的。这就是《兵法》中谈到的“攻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