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调养 | 孩子总是眨眼、耸鼻,可能不是调皮而是抽动症

2023-09-15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小儿调养 | 孩子总是眨眼、耸鼻,可能不是调皮而是抽动症

儿童

抽动症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从孩子是否吃饱穿好,逐渐过渡到孩子学习成绩。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一些有意无意的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同时,随着手机、ipad的普遍化,孩子会接触一些暴力视频或游戏等。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近些年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今天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儿童抽动症。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 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好发于5~10岁这个年龄段,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障碍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为核心症状。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可影响到面部、颈部、肩部、躯干及四肢,日常表现例如挤眉、眨眼、咧嘴、耸鼻、面肌抽动、仰头、甩头、扭肩、甩手、鼓腹、踢腿、跺脚等。

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异常的发音,如喉中吭吭、咯咯、吼叫声、呻吟声、秽语等。

如果家长在家中发现孩子每天反复会出现上述的“怪动作”,并且动作具有迅速、突发、刻板等特点,且持续或间断发作超过1年,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发病原因

抽动症发病的确切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国内外多数学者都认为其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生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有关。

遗传因素:家族病史是患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神经因素:部分小儿抽动症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病理因素:如母亲怀孕时受惊吓、先兆流产、窒息、难产、新生儿黄疸等。

环境因素:排除上述的原因,环境因素对孩子也较为重要。环境因素不仅仅是生活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例如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学业压力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

应对方法

上述因素中,家长在日常中主要能改变的是环境因素,对此家长应尽可能的给予孩子一个舒适、放松、阳光、有安全感的环境。抽动其实是孩子给家长的很重要的信号,就像是一盏红灯,是孩子在告诉我们,我遇到困难了。我们能做的是要停下来检视一下跟孩子相关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是怎么样来影响他的。好好地想一想、跟孩子谈一谈,告诉孩子我们看到了红灯,这个红灯提醒我们了。

家长需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日常不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道路。学会把孩子也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平等的与Ta进行沟通,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孩子的小儿抽动症非常重要

处理好家庭关系

孩子对家庭关系的变化是极其敏感的。如果家长的情绪波动大,例如不稳定、容易发怒、焦虑都会影响孩子的状况;另外,一些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例如:冲突矛盾、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和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孩子出现抽动的症状。一个友爱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适当给孩子自己的成长空间

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要求过高,严格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或是平时对孩子比较忽视,也容易引起小儿抽动症。家长应减少对孩子表现的过分强调和追求,每个孩子都有其发展成长的规律和节奏,观察,陪伴与支持是让孩子更好成长的方式。

减少学业焦虑

在学习上,每位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学业内容的增加,孩子除了要处理课内作业,还要面对接踵而至的课外辅导,没有一刻能够放松,对于孩子来说,长期的压力亦有可能容易引起抽动症。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玩耍时间。

陪伴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积极地关注孩子的感受,观察孩子的抽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也就是说,当家长陪伴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家长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感受上,去发现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是开心的,或者他专注在某件事的时候是平静的。比如,一个孩子喜欢画画,此时如果家长能够陪伴在旁,你会观察到,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不会有任何抽动行为发生。

和抽动行为的孩子相处,需要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主

一般来说,有抽动行为的孩子都比较心思细腻,对情绪很敏感。因此,家长在教育他们的时候,除了更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之外,还可以在相处中,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培养信心和自立。具体来说,在教育孩子之前,除了先表达关爱,还需要和孩子一起设立原则和底线。当达成共识之后,尽量不再对孩子过多的干预,让他自己决定事情怎么做

积极处理,“消极”关注

当孩子出现抽动行为,家长应提高警惕并回顾一下近期家庭中是否有什么方面引起孩子的紧张或焦虑,同时积极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处理。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和家庭成员达成共识,“消极”关注孩子的抽动行为,一起淡化抽动行为对生活的影响。不要用消极的情绪与孩子相处。例如不要这样询问孩子:学校里是不是谁不和你玩啊?有人欺负你吗?消极的语气沟通容易强化孩子往消极的方向想。

小儿推拿调理小儿抽动症

如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自主抽动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请专科医生判断是否是抽动症,病情轻者可采用小儿推拿来缓解病情。

头面四大手法

开天门

【定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往上直到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个拇指或以中指为主、食指和无名指为辅,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推坎宫

【定位】:从眉头起至眉梢,呈一条直线,左右对称。

【操作】:用两个拇指从眉头同时向眉梢分推用两个拇指从眉头同时向眉梢分推。

揉太阳

【定位】:在眉梢延长线与外眼角延长线连线交点后方凹陷处。

【操作】:用双手中指逆时针按揉。

揉耳后高骨

【定位】:在耳朵后方高骨下方的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在这个穴位上直上直下按揉。

逆摩囟门

【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约2寸骨陷中。

【操作】: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大鱼际肌腹或手掌面,紧贴于穴位上,做逆时针环旋摩擦。

清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用食、中二指从指根往指端方向直推。

揉二马

【定位】: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

【操作】:一手固定小孩手部,掌心朝下,另一手用拇指指腹桡侧缘按揉

掐揉五指节

【定位】: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操作】:按摩者一手握小儿手,使掌面向下,另一手拇指指甲由拇指或小指依次掐之,继以揉之,称掐揉五指节

执行编辑:竹心有天

审核校对:庄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