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创业者的奋斗之路什么样?
第三届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总决赛正式落下帷幕,30支挺进决赛的项目团队进行了最后的角逐。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创新创业创造是一段没有终点、没有极限、始终向前的奋斗路程。
在这段奋斗路程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精神,就是职工创客们的驱动力和指明灯。
本届大赛也有几位劳模和工匠参赛,他们的创业故事有哪些不同?如何发挥好劳模的带头作用?在三创工作中,劳模们又做出了哪些贡献?
福州市总工会、华榕(集团)有限公司、987私家车广播共同推出的
创业类访谈节目
《对话三创》第二季第九期
特邀
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江铭福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 骆念蓓
做客广播全媒体直播间
走进“劳模”创业者的奋斗之路!
什么是劳模精神?作为拥有30年以上水产品养殖精深加工行业的创新创业经验的福建省优秀企业家,江铭福认为,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劳模精神。
从导师的角度来说,劳模创业者和普通创业者有什么不一样?骆念蓓认为,劳模创业者身上有更多优秀的品质,第一是坚韧,第二是工匠精神,第三是责任感,第四是无私奉献。
虽然18岁就成为家乡的第一个万元户,但是在江铭福多年的创业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比较大的挑战。
1997年,江铭福的公司收购了比较多的丁香鱼,但是不巧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波,丁香鱼的价格跌得很厉害,江铭福公司三十万的本金,加上几十万的贷款全部都亏本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客户伸出援手,才得以渡过难关。吸取了这次经验,江铭福在公司产品的后续价格、加工工艺,以及品质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公司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
现在,福建正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上福建,以江铭福公司为代表的水产企业,为福建省的海洋经济做出了哪些贡献?骆念蓓认为,国家在这些年非常重视海洋经济,而福建省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有所欠缺,更多的还是在养殖,或海上捕捞方面发力。
骆念蓓建议,以江铭福公司为代表的品牌和企业,不仅要树立福建省自己的品牌,同时在我们整个国家海洋经济的品牌上进行提升,更大程度上,还需要去面向世界,让更多的国际品牌出现。
本届“三创”大赛,江铭福的“鲍鱼生物活性肽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表示,自己通过本届大赛收获了很多。大赛更加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同时也带动了公司的研发团队继续升级、完善产品。
劳模创业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与的项目有哪些特点?
作为大赛的评审之一,骆念蓓认为,国家这些年来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因此劳模创业者更多地考虑到对于产品的深度研发,以及产品更广泛的大众运用;劳模创业的出发点明显从技术创新转为科技创新。
同时骆念蓓认为,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去争取类似于劳模或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对于项目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她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像三创大赛一样的平台出现,为创业者提供可靠、交流的展现平台。
本届大赛为参赛团队准备了很多增值服务,符合条件的,福州市总工会将优先推荐参评“劳模创新工作室”、“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等。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创新创业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江铭福建议广大创业者“专心、专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同时要选好自己的行业,选好自己的创业之路,坚定走下去!”
骆念蓓也鼓励大家:“不管你是什么年龄,不管你在哪一个领域,都要选好自己的岗位,选好自己的专业,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做一件事情;不要怕会经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你克服了,一定会守得云开。”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些劳模创业者,在多年的创业故事中不仅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也带动了地方发展,成为了创业者们学习的榜样,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学习劳模精神,把这种精神带到自己的创业当中、工作当中,也必定会为梦想加速,书写出自己的奋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