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你的几年,原来是青春期,拉近亲子关系的最后一次机会
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像“百变小樱”一样,令父母捉摸不透。
他们一会像“炮仗”一般易燃易爆炸;一会又像“哑巴”一样,一言不合就“闭门谢客”,不愿跟父母交流;一会又像“林妹妹”,弱风扶柳,脆弱不堪。
他们一会像“炮仗”一般易燃易爆炸;一会又像“哑巴”一样,一言不合就“闭门谢客”,不愿跟父母交流;一会又像“林妹妹”,弱风扶柳,脆弱不堪。
看着小孩说不得、又骂不得,很多父母选择远离他们的世界,留给小孩一个人清净。
然而,你们知道吗?处于青春期的小孩,表面上看着好像独立长大,但实际上正是脆弱的时候,他们急切需要父母的帮助,这也是子女给父母的最后一次拉近关系的机会,你们可别错过。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孩子最需要你的几年,原来是青春期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一书中提到:“无论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装得多么不需要我们,父母仍然是他们的天,家仍然是他们内心最需要的安全港湾。”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一书中提到:“无论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装得多么不需要我们,父母仍然是他们的天,家仍然是他们内心最需要的安全港湾。”
过去我们经常误以为,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蓬勃发展,需要父母让出空间,退出孩子们的世界。
可近几年,从越来越多的真实案例中总结发现:
青春期并非是父母退场的关键时期,它反而是孩子们需要被父母持续关注、给予其呵护和引导的时期。
为何会如此呢?教育专家分析了青春期小孩的几个成长变化,从中就能看出答案——
第一阶段:11~12岁(冲动冒进时期)
这一阶段,孩子身体的激素分泌发生改变,生理和心理都将受此影响,迎接着接下来混乱又疼痛的几年青春期。
面对这些变化,孩子一方面渴望着自己能长成大人,自己做决定。可一方面因为缺乏社会经验,经常把事情搞砸。
面对这些变化,孩子一方面渴望着自己能长成大人,自己做决定。可一方面因为缺乏社会经验,经常把事情搞砸。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之下,孩子们可能容易冲动冒进,做事全凭一腔热血,逻辑和决策能力存在明显的漏洞。
这一时期,他们虽然嘴上逞强要自己完成,但是内心需要父母们能在后面兜底,为他们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使其能够定下心来。
第二阶段:13~14岁(社交敏感期)
研究发现,到了13~14岁的时候,孩子们的社交压力到达了顶峰,他们渴望社交,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朋友的重要性,有时候可能胜过父母。
研究发现,到了13~14岁的时候,孩子们的社交压力到达了顶峰,他们渴望社交,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朋友的重要性,有时候可能胜过父母。
可越是在乎,交友的压力也就越大。
他们很容易在交友的时候遇上各种问题,例如我为朋友庆祝生日,但到我生日他没有表示;朋友和另外一个好友更亲密,冷落了自己等。
这些问题有时候甚至困扰到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
这时候他们需要父母从成熟的社会人士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答自己的交友困惑。
研究发现,从家庭那获得陪伴、解决问题和情感支持的孩子,往往不容易焦虑和抑郁,在交友时会更加坦然、从容。
第三阶段:15~16岁(追求刺激期)
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大脑奖励受体迅速发育,体内的多巴胺飙升,以至于他们开始热爱冒险,喜欢追求刺激、挑战权威、追求与众不同。
这一阶段,孩子们的大脑奖励受体迅速发育,体内的多巴胺飙升,以至于他们开始热爱冒险,喜欢追求刺激、挑战权威、追求与众不同。
所以父母会观察到,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后,似乎总是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有些小叛逆,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们偏要去尝试。
对此,专家认为父母不能对孩子们管束过多,而是要当一个“倾听者”和“陪同者”,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陪着孩子一起去疯,鼓励他们适当地冒险。
你们这时候的鼓励和尊重,其实反而容易让孩子们慢慢变得平和下来,大脑中控制冒险行为的部分激活较少,亲子关系也将变得更加亲密和谐。
从16岁以后到18岁,孩子们正式进入青春期的后半段,个性平稳沉淀了许多,基本不需要父母过多的操心。
而上述所说的前三个阶段,孩子们的世界可能每天都在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不断被刷新,心态也发生转变。
其实是需要父母陪伴他们走完这一段“混乱迷茫”的岁月,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这样对其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
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拉近亲子关系,其实有两次好机会。
第一次是:0~3岁。
这一阶段孩子们需要与抚养者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从父母那获得的温暖和爱,让你们之间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你们彼此依赖、彼此需要,感受亲情的美好。
第二次则是:青春期。
而且这一次比第一次更重要,它也是孩子留给你们最后的一次机会。
著名的“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中提到,以前的孩子,大多只需要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的需求,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
可到了青春期,“吃饱穿暖”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起生理和物质上的满足,孩子们更需要从父母那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认同。
很多父母抱怨子女到了青春期后叛逆、犟嘴,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从来没有好好听孩子们说话。
父母只是看到孩子沉默不语、叛逆乖张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因为升学的压力、社交的压力、父母的高期待等压垮的一面。
父母只是看到孩子沉默不语、叛逆乖张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因为升学的压力、社交的压力、父母的高期待等压垮的一面。
他们在无数次沉默中,或许也想过爆发,想过向父母求救,可你们的无视和否定,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导致孩子们不再信任父母,不愿意向你们敞开心扉,亲子关系也就变得愈发疏远。
最后请各位父母们记住:不是所有的默不作声都是无事发生,希望你们能多关注青春期小孩的心理变化,多陪伴他们,多鼓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