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浦:打造共同富裕西湖“南启”样板

2023-07-12     安茜聊生活

原标题:双浦:打造共同富裕西湖“南启”样板

一堤芦花半岛月,三江烟色满渔舟。

在西湖区版图的最南侧,涌动的江潮滋养了81.81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这里正是双浦镇,在党的十八大后积极践行“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通过生态引领、产业支撑、善治向美,全力打造共同富裕西湖“南启”样板。

生态持续向好,绘就新时代城乡风貌

今年盛夏,萤火虫成群结队来到了铜鉴湖,以夜为幕,“画”出流光溢彩。“我在家门口的茶园里看到零星闪烁的绿光。”家住湖埠村陆家岭的杨丽琴兴奋地发现萤火虫的到来,“顺着游步道往树林里走,只见星星点点流萤飞舞,宛如童话里的萤火之谷。”铜鉴湖出现大量野生萤火虫栖息,它们舞动的绿光正是双浦生态持续向好的“生物标志”。

曾经的双浦因养殖污染,导致境内11条河道水质均为劣Ⅴ类。近年来,双浦镇启动美丽乡村1.0建设和“三江两岸”生态保护工程,关停191家沿江养殖户,建设沿江生态涵养林10余万平方米,滩涂覆绿新增绿化9万平方米。2016年底,双浦镇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治理,通过清洁田园、垦造水田、“两湖一网”水治理、矿山修复、美丽乡村2.0建设,实现了全域生态蝶变。2021年底,铜鉴湖亮相,通过生态水利建设恢复湖面1.35平方公里,“红树青林,烟鸥雪鹭”的铜鉴湖已成为之江大地的一颗生态明珠。

城乡日益紧密,迸发共同富裕新动能

三面环江、一面靠山,曾经受限于地理环境的双浦偏安一隅,因交通闭塞而发展滞后。2012年12月28日,全长14.4公里的紫之隧道动工兴建,历时三年半全线贯通,并于2016年8月10日正式通车。“以前做梦都想‘愚公移山’,把挡在双浦和城区之间的山给移走。”喜讯传来,双浦群众奔走相告,“现在梦真的实现了。”

伴随着紫之隧道投用,麦岭沙社区一跃成为了双浦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十年努力,之江大桥、枫桦东路、铜鉴湖大道、科海路、地铁6号线相继开通,愈发完善的交通网路不断打破双浦的地域限制,加速着与周边城区的融合。

2012年,灵山景区旅游接待中心投入使用,开通了首列假日乡村旅游专线巴士。随着路网便利,“一小时交通圈”逐渐成形,“灵山大花园”已成眼下西湖区乡村微度假的金名片。一条长达20公里的景区环游骑行路线风景宜人,一路串联沿途村庄、果蔬采摘园、铜鉴湖等打卡点;画舫游湖、草坪露营成了当下人们周末休闲放松的首选;邻溪、大家房等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涌现,露营游、采摘游,绿道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蓬勃发展,让游客尽享乡村慢生活。

比如在外张村的一片绿色稻田中,一个集“美食、摄影、休闲派对”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空间解锁了乡村新玩法。开业半年有余,日均百组游客奔着山清水秀而来。以“乡村漫游—网红打卡—农事体验”为标签的休闲游在外张村强势崛起。“我们以‘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新格局’为目标,吸引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扎根双浦,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造乡村共富产业带。”双浦镇主要负责人介绍,同时挖掘村庄存量资源,实施“旅游+”发展模式,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打造乡村振兴的双浦样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1b71a5efe0b8aede25d4ad3966dad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