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被多次撞!神十七航天员出舱已修复,天舟七号将出征

2023-12-22   环球科学猫

原标题:中国空间站被多次撞!神十七航天员出舱已修复,天舟七号将出征

对中国航天员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中国空间站被多次撞击,结果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首次出舱,就彻底完成了修复任务,这样的实力对我国航天员来说,真的是“高难度挑战之下,完美的技术验证”。

这里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说一声“辛苦”了。

同时,在我国神舟十七号出舱消息之下,关于我国天舟七号的消息也来了,下面就一个一个来看看。

中国空间站被多次撞!神十七航天员出舱已修复

此前也给大家说明了,中国空间站被撞击并不意外,因为这是航天员运行过程之中无法避免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太空垃圾太多了,就如人类从太空垃圾的编码情况来看,每年都在疯狂的增长之中。

2005年,10300 个太空垃圾

2013年,16600 个太空垃圾

2016年,17700 个太空垃圾

到2022年,公开的数据显示,已经跟踪到了约3万个太空垃圾。

可以看到太空垃圾的增长太快了,而且除了这些已经编码的太空垃圾之外,还有上亿无法编码的微小颗粒。

所以,中国空间站被多次撞击,那完全也是正常的事情,因为人类无法避免这些太空垃圾的影响。

而且,未来这样的事情还可能成为常态化,太空垃圾在增加,那么航天器运行就可能存在这样的风险。

不过,这一次我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在完美的配合之下,已经进行了完美的修复,这实力可以说真的太强了。

在中国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而在此前,给大家科普过,关于太空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由于缺乏舱壁保护,航天员在舱外面临着复杂易变的温度、压力及辐射等挑战。

而且最为关键是这一次任务并不是单纯的出舱,还有“首次”——中国从未执行过的太空修复任务,能够如此快速地解决。

那说明了我国航天员实力是非常的强,在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之中,解决了所有的任务,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这一次太空任务出舱活动,也再次给我国创造了两个首次:

第一个首次——中国首位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汤洪波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

第二个首次——航天员唐胜杰成为中国已知执行出舱任务年龄最小的航天员

所以,再次为中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表示祝贺,而且接下来,航天员们还将继续开展任务,因为在太空之中有大约6个月的时间,而时间也才三分之一左右,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多次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和应用载荷出舱任务,希望接下来的航天员们也能够完美完成所有任务。

根据计划,在2024年4月左右,三位航天员将会返回地球,预计返回点还是在东风着陆场,所以,期待航天英雄们凯旋归来。

这不,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出舱消息下,关于我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消息也来了。

长征七号遥八火箭抵达文昌!天舟七号将出征

的确,我国执行天舟七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并且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之后,它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按计划,2024 年初天舟七号发射。

看到没?中国载人航天任务2024年的第一个“开年大戏”就是天舟七号,是比较令人期待的,即将出征了,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舟七号的信息。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属于中型运载火箭,火箭高53.1米,芯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597吨,起飞推力720吨,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达13.5吨。

而且它的可靠性达0.98,是国际上运载火箭可靠性设计指标中最高的。所以,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执行的任务来看,都是100%的成功率,这没有任何的问题。

天舟七号——是中国航天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第七艘,由于它跟天舟六号一样,是属于新一批次的货运飞船。

所以,实力变化应该不大,只是在技术上有可能会进行调整,为后面我国新一批次的货运飞船作铺垫,飞船总重13.5吨,长度10.6米,载货量7.4吨,是世界上运货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之一,有效的装载容积22.5立方米,承担着空间站物资保障、在轨支持和空间科学试验的任务。

所以,都是我国顶级的航天利器,这一次发射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而具体的时间节点还未出来,计划是2024年1月发射,那么就是准备一下,就将发射了,喜欢看航天发射的朋友,可以做下准备了。

天舟七号前,天舟六号撤离也是重点

的确,我国在发射天舟七号前,天舟六号的撤离是必须的,要腾出对接的接口。

而且在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撤离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需要进行太空整理,打包在上面所产生的“废弃物”。

然后将其转运到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然后在天舟六号撤离空间站之后,将会将其“废弃物”全面抛到大气层,实施“再入大气层”计划,将其全面燃烧。

这也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终点,此前也给大家分析过,关于中国货运飞船为什么不回收的问题,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点、为了追求更强的货物运输能力,也就并没有考虑到回收的问题,当然,它并不是主要的。

第二点、在天舟货运飞船过程之中,航天器飞行速度极快,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致使航天器外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产生剧烈燃烧现象,要想回收,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对整个货运飞船进行“防热”材料的布控,这成本肯定会再次上升。

所以,这两点就限制了天舟货运飞船回收的问题,而且,本身将其回收的这个成本都已经高出了新制造,这也就没有必要做了,这就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