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小伙“卧底”诈骗群,揭秘刷单套路

2024-01-17     威海新闻网

原标题:威海小伙“卧底”诈骗群,揭秘刷单套路

威海小伙“卧底”诈骗群,揭秘刷单套路

临近年关,电信诈骗的手段又出新花样。最近,环翠区市民林先生刚刚经历过一次刷单诈骗。此前,他从不相信“被骗10万元”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这样的年轻人身上。可在和诈骗分子接触3天,亲历刷单诈骗的各种手段后,回想起发生过的种种让他后怕不已:“曾经有好几个瞬间我都动摇了”“差一点就咬上了饵”……面对社会上铺天盖地的打击电信诈骗宣传,为什么还会有人上当受骗?犯罪分子的手段为何层出不穷?一起来听听林先生“卧底”诈骗微信群的故事——

Step1.进群先下“红包雨”?

林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年货节”大促后的一个周末,一个昵称为“XX快递”的人申请添加他的微信。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快递消息,林先生同意了对方的加好友申请。没过多久,他就被拉入有许多陌生人的群聊中,一场阴谋就此展开……

“谢谢老板!”“这么大的红包!”刚一进群,就看到群聊中源源不断的“红包雨”,林先生手里不停地抢着红包,心里却隐隐敲响了警钟:学了这么多年的反诈知识,难道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在群主的带领下,大家跟着做起了关注任务,每关注一个都可以得到3.8元红包奖励,完成几单后,又转到另一个群聊中做同样的任务,在这期间不断有人离开。

林先生一边做任务领红包一边暗自猜测,骗子下一步会怎么行动。根据反诈宣传上的案例,诈骗分子都是“小额兑现”“大额诈骗”,最起码要到几千元才会开始下饵钓鱼,眼看着账户余额渐渐累计到了100元,群主却叫了暂停,约定好第二天继续工作。

Step2.换群再换群,骗子都是“狡兔三窟”

次日,群主如约而至,在派单的过程中承诺“每单必返现”,并不停鼓励大家“做得多赚得多”,在金钱的诱惑下,几乎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林先生的任务也完成得越来越熟练。没过多久,群主又发布的新的任务:公司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如果想继续做单就要加入长期工作群。听到这句话,林先生立马知道了他们的目的,在非官方开发的App上运作就意味着要开始下一步的诈骗活动了。

在林先生试图下载骗子提供的某科技App的过程中,有人开始在新群里做任务了,原微信群里最活跃的托儿还“无意中”透露自己已经升级成学员,红包奖励从3.8元涨到7.8元“我的目标是成为代理,这样一单就能赚十几块了”。没过多久,微信群的所有人都被转移到“长期工作群”,之前的群聊随后被解散

Step3.竟然“骗”了骗子的钱

新群的工作内容和之前如出一辙,依然是关注店铺领取红包奖励,小试牛刀一把后,林先生心里轻松了许多。看着钱包里的收益渐渐累计到几百元,林先生甚至觉得“骗”了骗子的钱心里很爽,甚至暗自期待着收网时刻的到来。可看到群里潜在的受害者们还在打听“如何升级成代理”,林先生不觉替他们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这里会有多少人上当受骗”

接下来的一天,就是不停地“关注店铺—微信收款”,偶尔会有所谓的“公益活动”,来营造大企业的“慈善人设”,林先生也会随大流,把从骗子手里赚到的钱拿出一部分跟着做活动,每次也都能毫无意外地小赚一笔。“骗子的手段也不过如此啊”,就在林先生渐渐觉得工作内容有些无聊时,诈骗团伙又有了新的行动。

Step4.收网!“漏网之鱼”竟是我

随着商城活动限时开启,一张充值2988立返4488的大单甩到屏幕上,所有的店铺收藏任务都暂停了。“再有一单就能升代理了”,有过几次成功经验的人着手抢名额,群里的几个托也纷纷开始营造氛围,“有钱谁不赚呀”“当然要投最大的”“投得多赚得多”,林先生观望着聊天群,试图分辨群聊中的这些人孰真孰假,先下手的人已经开始在群里晒返现的截图,吸引了不少人跟风下单。就在此时,所有群聊都开启了禁言模式,这意味着如果有人上当受骗是不会被其他人知道的。

没有完成订单的林先生被告知不得跳过商城任务,也做不了其他的收藏任务。在他的百般纠缠下,诈骗分子愤怒地扔下一句话,“哪来的哪呆着去”,然后就再也没有回复过消息,这场“卧底”之旅就此结束了。身为“漏网之鱼”,林先生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看着群聊中还在不停刷屏的聊天内容,有人分享着成为新代理的喜悦,有人从骗子手中赚到了更多的钱,但还有一些人再也拿不回本金。

回到最开头的问题,电影《孤注一掷》中有这样一句话或许可以回答,“人有两颗心,贪心和不甘心。”在生活中,每一个想要过得更好的人都在努力赚钱,他们曾经都看过听过电信诈骗的宣传,甚至深知诈骗分子的套路有多深,可身处鱼塘之时,总觉得那个咬到饵的人不会是自己,一步步走进陷阱最终难以自拔。

天上真的不会掉馅饼,林先生“卧底”诈骗团伙的故事到此结束,希望下一个受害者不再出现。(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岳潇/文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19d06be3d1dfd15c89b9ee5c1ec61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