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大船时代”!北海码头实现15万吨级船舶常态化接卸
近日,一艘搭载着13.3万吨煤炭的利比里亚籍“海兰帕克”轮,安全平稳地靠停在北海码头铁山港作业区1号泊位。自今年7月北海码头15万吨级船舶靠泊仿真模拟试验研究顺利通过评审后,北海码头已累计接卸载重吨为15万吨级的船舶达6艘次。标志着北海码头实现常态化接卸载重吨15万吨级的船舶,已正式迈入“大船时代”。
北海码头迈入“大船时代”。
据了解,此次靠泊的船长289米、宽45米、吃水15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篮球场,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一次就能够将一座小矿山运送到港。为了满足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北海码头细化工作、优化服务,积极协调海事、引航等单位,并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大型散货船舶靠泊仿真模拟试验,为北海码头实现常态化接卸载重吨15万吨级船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停靠码头的巨轮正在进行煤炭卸船作业。
据介绍,今年北海码头已8次刷新煤炭单船卸率的历史纪录,最高达7.86万吨/天,铁路发运能力达15列/天。北海码头的煤炭接卸量增量明显,1月至9月实际完成544万吨,同比增长44%,为腹地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贸易“活水”,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北海码头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常态化大船接卸后,北海码头将不断苦练内功增加效能,努力发展成西南陆海产业链、供应链有机衔接的节点港,为腹地市场主体构筑高效便捷的进出口服务平台,开辟一条综合运输成本更低、中转效率更高的物流通道。
编辑:黎伊玮
责编:杨波
审核:刘飞锋 胡志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ddb86f605725e2d7d43b39e49716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