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翻脸无情后,我国重视与吉布提合作,建成首个海外基地

2023-06-02   陈坤说历史

原标题:坦桑尼亚翻脸无情后,我国重视与吉布提合作,建成首个海外基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曾遭受了无数的抨击、诋毁,以及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

在这关键时候,我国开始全力支持正在寻求独立的亚非拉各国,反对西方国家的霸权殖民。

这其中,坦桑尼亚和中国的来往是最积极最密切的,他们不仅帮助中国打破经济封锁,还身体力行地支持中国的政策。

中国出资援建的坦赞铁路,见证了两个国家几十年的友谊。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中坦友谊会一直安安稳稳地走下去的时候,中坦两国的关系却在巴加莫约港口的工程上产生了分歧,两国的关系也因此进入了“动荡”时期。

无奈之下,我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吉布提的曼德海峡。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中国不遗余力帮助,中坦关系进入新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他们不承认中国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不愿意同我国进行经济贸易商的往来,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封锁”,试图将这样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为了打破西方的封锁和苏联的打压,我国决定走向亚非拉国家。

因此对于非洲国家正当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我国就给予了积极地支持以及响应,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致电祝贺非洲国家实现独立。

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宣布后,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带领着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大陆,对这片大陆上的各国进行了亲切地访问。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坦桑尼亚开始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坦桑尼亚虽然有着94.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确实联合国亲口承认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他们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没有能够自主运营的工业生产技术,就连日常的消费品都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在他们寻求独立自主的道路上,中国曾伸出援手,给予了不少帮助。

因此在坦桑尼亚遭受西方国家的“为难”之后,主动选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双方也正式开始了互助合作的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联系,建交不久,坦桑尼亚的总统尼雷尔亲自访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双方在洽谈期间,尼雷尔总统犹豫再三,向毛主席提出了援建的请求。

原来当时坦桑尼亚正在尝试打破单一的农业经济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与之相邻的利比亚也因为内陆国家的尴尬位置,导致作为经济支柱的铜矿无法运送出境,急需建立一个新的交通线来出口铜矿。

因此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一拍即合”,开始商量着修建一条铁路干线,各取所需。

但是这项浩大的工程所需要的花费,仅仅靠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势必无法承担。

尼雷尔曾经试图向其他国家申请援助,但是得来的却只有嘲讽和谩骂,因此他这才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当时我国虽然成立不过十几年时间,经济状况和美国等国家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毛主席却一口答应下来:“在必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本就是朋友应该做的事。”

周总理也明确表示:“中国愿意出资援建坦赞铁路,在铁路建成之后,主权仍旧属于赞比亚,只要两国的总统下定决心,我们愿意承担投资!并将详细的计算设备和运输设备从海上运过去。”

同时毛主席还表示,既然现在中国和非洲都有困难,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压迫,那么中国宁愿自己不修建铁路,也要帮助非洲修建铁路,人力、物力、甚至是10亿的援助,中国都愿意拿出来倾力相助。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允诺下,1970年这条象征着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正式开工。

我国先后派遣了5.6万人,到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考察地形,同时这两个国家也对中国表现出了十分的信任,他们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劳工,拿出机密地图,全力协助我国勘察当地的地形地势。

为了能够修建出来一条最安全最快速的铁路,中国和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人民一起,在坦赞铁路上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歌颂友谊的篇章。

1975年,中国将铁路从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达雷斯萨拉姆修到了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整条线路全长1860.5公里,于1975年6月7日全线辅通,并在同年10月23日建成并试运营。

此前一直嘲讽“中国是用竹子修建铁路”的西方国家,此时也感慨道:“只有中国才能建造这样高质量高标准的铁路”。

当然,在这项工程中,中国的劳动人民不止付出了汗水,还有七十多个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这样一条承载着中国非洲友谊的铁路,让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意识到,中国不仅没有西方的霸权主义行为,还将他们以及他们的国家放在平等的位置,真心诚意的帮助他们。

因此他们纷纷开始寻求和中国的合作。

正所谓得道多助,在重回联合国这条路上,中国也得到了非洲各国的帮助,在1971年的投票中,七十多个赞成票,非洲国家就占了二十多个。

正如毛主席所言:“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从这之后,中国和坦桑尼亚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坦桑尼亚的经济也因为这条铁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但是进入21世纪后,中坦两国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巴加莫约港口,成为坦桑尼亚的“心病”

巴加莫约濒临桑给巴尔海峡,是坦桑尼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一个主要的通商贸易港口。

进入21世纪后,坦桑尼亚计划将这个港口建设成非洲最大的贸易港口,因此他们再次向中国发起了合作,并且承诺,这个国际化港口建成之后,将无条件为中国提供99年的使用权。

这样互惠共利的事情,我国自然是一口就同意了,并且合作对象还是曾经的“老伙计”,怎么看,这笔“生意”都是稳赚不赔的。

因此2015年中坦两国便将巴加莫约港口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双方共计出资100亿,用于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

可谁知道,正是因为这个项目,一向“亲如一家”的中坦两国竟然出现了分歧。

随着约翰·蓬贝·约瑟夫·马古富力成为新一任坦桑尼亚总统,其对中国的态度很快就发生了转变。

他将巴加莫约港口的建设投入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尽管之前他曾对中坦两国的合作项目表示过大力的支持,可是在巴加莫约港口的问题上,他坚持认为“99年无偿使用”的期限,是中国提出的不公平条件,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

刚刚建成一半的巴加莫约港口也不得不停止了施工。

马古富力坚持认为,一旦巴加莫约港口完成施工,那么唯一的受益者就只有中国,因此他以劳民伤财为由,私自停止了这项工程。

这件事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这个港口最终无法落成,那也就意味着之前投进去的几十亿全部打了水漂,连后续的贸易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国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重新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再修建一个港口。

在经过千挑万选之后,我国最终将目光转向了吉布提王国的曼德海峡。

这个国土面积仅有2.3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有着东非最大的海港,其三面比邻埃塞俄比亚,北部则是和厄立特里亚接壤,拥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距离巴加莫约港口并不算远,所以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能够起到同样的推动作用。

因此自巴加莫约港口出现问题之后,我国开始转而向吉布提寻求合作。

而当时的吉布提因为身处重要的出海口,经常会遭到海盗的侵扰,所以吉布提对于国外军队的驻扎不仅不反对,反而持鼓励的态度,并且外国的军队入驻时缴纳的上千万美元的费用,也是吉布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保证双方之间后续的合作,我国在吉布提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不仅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东非首条标准化的电器铁路——亚吉铁路,同时还加强了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以及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埃塞俄比亚的资源也通过这条线路,源源不断地被送到了我国,可以说是三方受益。

因此双方很快就将港口的合作提上了日程。

在中国的帮助下修建的巨大港口,不仅有着巨大的吞吐量,还对吉布提的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提升,他们的人均收入,很快就从原来的300美元涨到了2700美元。

中国与吉布提之间的合作得更加紧密。

坦桑尼亚经济一蹶不振,再度寻求合作

而失去了中国援助的坦桑尼亚情况就没那么好过了,他们放弃了和中国合作之后,并没有得到西方国家承诺的援助,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倒退,国民的生活水平下滑。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再次找到中国寻求帮助。

鉴于他们诚恳的认错态度以及中国在这项工程中巨大的投入,我国政府认为,如果现在叫停巴加莫约港口的修建,对中国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将坦桑尼亚推到西方国家的阵营。

所以权衡利弊之下,我国接受了坦桑尼亚再次抛来的橄榄枝,将继续修建巴加莫约港口。

就在我国以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并且又陆续向巴加莫约港口工程中投入了大部分资金之后,坦桑尼亚忽然又一次中断了项目。

原来,英国和日本提出了更“优惠”的合作条件。

英国愿意为坦桑尼亚重新改造原来的港口,花费相比与我国要低得多,同时日本也表示,愿意修建横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跨境大桥,给出的价格同样诱人。

当然,优惠的价格伴随着的自然是苛刻的条件,他们要求坦桑尼亚终止和中国的合作。

因此坦桑尼亚再次倒向了别的国家。

而我国在拥有了吉布提港口之后,也不再急于修建巴加莫约港口,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和吉布提的合作上。

在吉布提王国的应允下,我国在这里建了一个吉布提保障基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海外的保障基地。

中国军队在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维和等任务的同时,也带动了吉布提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更是将吉布提的经济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还带动了其相邻国家的建设。

如今的吉布提虽然还算不上经济发达,但是与以往的经济状况相比已经是大相径庭。

而反观坦桑尼亚,失去了中国的援助后,状况一度急转直下,英国和日本并没有像之前所说的一样,给予他们应有的援助,这也就导致坦桑尼亚的各项基础建设都处于半停工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民众们的生活。

最终他们不得不再次转头向中国求助。

但是前两次坦桑尼亚私自背弃合同的行为已经伤到了中坦两国之间的友谊,因此这次我国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立刻点头同意他们的请求,而是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商议这件事最终的处理结果。

而考虑到我国在这项工程中已经投入了60多亿,一旦停工将会有600多家企业因此受损,双方约定于2021年重启了巴加莫约港口的修建工作。

如今我国在吉布提有着自己的保障基地和出海口,同时在坦桑尼亚也有着港口的使用权,未来的发展可谓是不可限量。

在经过这次事件后,同样期望坦桑尼亚认清现实,认识到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