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早的孩子更聪明吗?其实不然,别再焦虑了

2023-07-16     老张育儿

原标题:说话早的孩子更聪明吗?其实不然,别再焦虑了

儿子一岁半了,但是说话不太利索,看着身边同龄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少有些羡慕。

私底下,也会听到别人的议论:

“他们家孩子都一岁半了,怎么说话还不利索呢?是不是不会说话啊”

“说话早的孩子啊,以后会更聪明;说话晚的孩子,肯定发育得不好”

每每听到别人的议论,就觉得特别难过,忍不住想要回怼回去。说真的:自从做了妈妈之后,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别人议论孩子,毕竟谁家的娃都是宝。

说话早的孩子,真的更聪明吗?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孩子聪明与否,并不是靠说话早晚决定的,而是和遗传因素、环境氛围以及父母的教育有关。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承认,那就是说话早的孩子,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毕竟,说话也是需要“技术”的,自然也会衍生出其他新的技能。

通过对比发现,在幼龄阶段,说话早的孩子有两个优势: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

正是因为孩子的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所以大家才会说:说话早,更聪明!

优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能够听懂别人所说的话;而优秀的逻辑能力,让孩子具备分析的优势,懂得如何回答。

至于未来会怎样,暂时还看不出来,所以孩子说话晚的父母,也没必要太着急,更没必要焦虑。毕竟后来者居上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显然后期的努力要更重要一些。

父母需要知道的是:

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说话早晚,和智商没有太大关系。说到底,只是语言能力方面的差距,就像有些孩子走路早,而有些孩子走路晚一样。

在育儿路上,父母有担忧、有焦虑是正常的。只不过,很多事情没必要操之过急,孩子的生长也有必经的过程,每一步都急不得。

更何况,自古还有“贵人语迟”的说法呢?虽说这句话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最起码让大家明白:说话晚的孩子,不一定就笨!

如何让孩子早点说话,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换个角度来说,早点说话确实很有好处:最起码,孩子能够自主的表达他的小想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大脑发育,也能学习更多知识。

这样看来,好像早点说话也不错,怪不得那么多父母会在孩子说话的问题上,表现得如此焦虑。

至于如何才能早点说话,主要还是跟父母有关。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除了承担生活方面的照顾之外,还要承担教育的责任。

1、制造说话氛围

孩子的好奇心,强烈到让很多父母都咋舌。若是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说话氛围,那么用不了两天,孩子就能顺溜的说出很多话。

下面两个场景,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场景一: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也是各忙各的,年幼的孩子只能独自玩耍,看起来特别孤单。

场景二:父母不管多忙,回家后总要抽时间,陪着孩子说会话。再不济,也会给他们播放一些语言类的音频,让孩子独自学习。

不用想都知道,生活在场景二的孩子,他能更早的学会说话,而且词汇量还特别丰富,这便是说话氛围的差距。

2、高效率的陪伴

擅长陪伴的父母,也能教出说话早,且会说话的孩子。因为亲子在相处中,孩子感受到了满满的爱意,对于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在陪伴途中,父母要“强行”输出,哪怕孩子听不懂,也要不停地说。目的,当然是为了刺激孩子的说话欲望,让他们快速自我表达。

除此外,还要给多读绘本,彩色的图案,在加上父母情绪饱满的阅读,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沉溺其中。

3、不替孩子做决定

有些父母,他们借着“爱”的名义,硬生生剥夺了孩子学习说话的权利。到头来,还埋怨孩子说话晚,表达不清楚。

说真的,养娃要有耐心,尤其是在娃学习说话的阶段。他们的表达确实很慢,很多时候也说不清楚,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去猜,而是多鼓励,静静听孩子说完整。

一两次说不清楚,难道四五次还说不清楚呢?说话,无非就是多说,等到说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学会了。

别再焦虑了,说话早晚和智商没有太多关系。只要排除生理原因,接下来就是父母发挥价值的时候,多陪伴、多锻炼,相信孩子也能更聪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8381d70faa53bf9d23cf647fde9f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