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2023年棉花适时打顶技术要点

2023-07-20     天山植保

原标题:博州2023年棉花适时打顶技术要点

博州2023年棉花适时打顶技术要点

棉花适时打顶是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通过打顶去除棉花顶端生长优势,控制营养生长,调节大部分的养分供蕾、花、铃生长,促使棉株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中心,从而促进棉株早开花、结铃,减少蕾铃脱落,提升棉花品质及增产增收。

当前博州棉区棉花正处于盛蕾期—初花期。受春季低温、大风影响,今年播期较常年推迟,生育期较去年延迟10—15天,只有极少部分(不足5%)棉田实现了四月苗、五月蕾。六月上中旬气温偏高,对棉花生长发育较为有利,始花期出现在6月19日(较去年晚十天左右),但由于前期低温,棉花生长缓慢,棉农化控措施不到位,部分棉田滴水过早,棉花整体长势偏旺,因此科学合理打顶,对促进博州棉花优质高产至关重要。

一、打顶时间

棉花打顶要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打顶时间的确定,主要根据棉田的果枝苔数、密度、品种、株高、土壤质地、气候等因素综合确定。

近期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博乐市、精河县棉花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博州目前一膜六行棉花亩保苗株数为1.3—1.5万株、平均株高50—60厘米、平均果枝数4—6苔。按每亩1.3万株计算,机采棉要达到每亩8—10万苔果枝(亩产400—450公斤籽棉的目标),单株果枝数需保留7—8苔;“宽早优”种植模式棉花目前亩保苗株数为0.9—1.1万株、平均株高60—70厘米、单株果枝数达6—8苔,按平均每亩1万株计算,要达到亩果枝10—12万苔(亩产420—480公斤籽棉的目标),单株果枝数需保留10—12苔。依据目前生长进程及平均3—5天长1苔果枝的生长速度,建议打顶时间原则上不迟于7月10日,其中精河县棉田7月1日—5日打顶,博乐市棉田7月3日—8日打顶,最晚不超过7月10日。

二、打顶方法

打顶常见方法是人工将棉株顶端掐去1叶1心,切忌“大把揪”。在同一棉田内,不分大小株,应一次性将顶尖全部打掉,避免漏打顶的情况发生。

三、塑形化控

人工打顶后,一般化控2次。第一次在打顶后3—5天,顶部果枝节间伸长至5厘米以上时,亩喷施缩节胺4—5克;7—10天后进行第二次化控,要适度重控,一般亩施缩节胺10—12克左右;打顶后喷施缩节胺,对塑造良好株形,提高产量有良好效果,建议使用大型施药机械吊杆喷打,提高喷施质量。

四、田管措施

当前博州棉花已陆续进入盛蕾期—初花期,此时棉花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2—30℃之间,而当前温度15—27℃,适宜棉花生长。当前棉田管理仍要以促转化、促早开花为主,要因地、因苗、因品种不同采取分类管理。

一是科学运筹水肥。当前棉花处于盛蕾期-初花期,此期是蕾、花、铃并进的生殖生长盛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应按照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原则施肥,建议滴施尿素3-4公斤/亩,磷酸一铵3-4公斤/亩,硫酸钾1-2公斤/亩,叶面喷施硼肥30-50克/亩。针对旺长棉田适当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并在确保棉田不受旱情况下,适当延长滴水周期或减少滴水量,促进棉花早转化及早开花。

二是防止蕾铃脱落。打顶前后对早衰和徒长棉田促控结合,加强水肥管理和化学调控,减轻蕾铃脱落;同时落实杀虫灯、黄板、点片发生点片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因病虫危害造成蕾铃脱落。

三是加强病虫防控。目前是棉叶螨、棉蚜、棉盲蝽、棉铃虫和棉花黄萎病等病虫害发生危害高峰期,要加强棉田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及早防控。要对症选用专性杀虫、杀螨剂,合理交替用药,按照说明书配比,严禁随意加大浓度,使用大型药械吊杆喷施防治,不建议使用无人机飞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4526836399ccdbd0b7e67c0d7ae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