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中国ESG投资快速兴起。相比于传统的财务报表,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披露ESG信息。ESG到底是什么?ESG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额外成本,还是更多收益?
清华大学五道口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接受搜狐财经采访时表示,ESG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诞生的产物,是由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用于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非财务运营情况。现在很多情况下谈到的ESG,往往指的是公司的ESG信息。投资人可以通过ESG信披,来考察一家公司与自己的投资理念是否一致。
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具体应该包含哪些指标?ESG的三个主题下包含着多项考察内容,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指标会考察气体排放量、植被、水源污染等问题;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包括员工福利、慈善公益等;公司治理的指标,包括治理架构透明、企业风险管理等。
张晓燕坦言,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有不同的标准和统计口径,但全球各方都在努力共建国际ESG标准。另外,ESG信息披露与企业财报信披不同,部分指标存在不容易定量,只能定性描述。我国ESG信息披露标准目前与国际接轨,当前遵守自愿和半强制披露原则,参与信息披露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占到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
“市场上商业化的ESG评分机构,会根据公司披露的ESG信息,在E、S、G方面进行打分。”张晓燕指出,ESG的第三方评级已成为各大投资机构投资决策中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张晓燕说,全球最大的三大投资机构,也更愿意将钱投资在做ESG的公司上。“他们特别注意对环境有污染或者ESG评分低的公司,因为只有投资评分高的公司才能倒逼差公司的改变。如果想在融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需要非常重视ESG理念。”
在张晓燕看来,虽然对公司来说,ESG投资在前期是额外成本,但后期却能获得超凡收益,长期收益远远大于短期投入的成本。
以下为采访精编:
搜狐财经:双碳背景下,ESG话题越来越火热。ESG到底是什么?。
张晓燕:ESG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早大概在2004年提出,包括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 responsibility社会责任感,governance公司治理。现在很多情况下谈到的ESG,往往指的是公司的ESG信息。
对于投资人来说,可以通过ESG了解一家公司与自己的投资理念是否一致。监管可以了解公司在执行ESG理念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是否需要支持。公司ESG做得好资本市场会给予奖励,做不到会有惩罚。
搜狐财经: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您认为ESG信披应该包含哪些指标?相比财务报表,有哪些不同?
张晓燕:国际上对于ESG的披露指标已经有十几年的讨论。比如在环境方面,公司对环境的污染指标,对污染的防治指标,有没有多种一棵树,多为水源的干净做一些贡献,这些都是环境这方面的指标。
ESG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分好几部分。比如从公司内部看,收入差距、员工福利、发展潜力、培训晋升等方面是否公平,对客户有没有足够的保护。从外部看,公司有没有做慈善、公益方面的工作。
最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透明,公司是否有一系列的风控指标,是否会给社会带来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属于ESG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跟财务报表有什么不一样?财务指标公布公司每年的营收与盈利,没有弹性且强制披露,只是一个数字。而ESG是自愿和半强制披露原则,不容易定量,只能定性。现在全球各方都在努力地统一ESG的标准。
搜狐财经:如何量化一家企业在ESG方面做得怎么样?目前国内有没有量化的统一标准?
张晓燕:目前按照国际上的惯例,每家公司只要是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在做贡献,就会有一个press release(新闻通告)。市场上商业化的ESG评分机构,会根据公司披露的这些信息,进行机器学习,然后深度挖掘,在E、S、G方面进行打分。国内的万德、华证、中证等机构都在做ESG评分。
我们在看ESG分数的时候应该与同行业进行对比,才能知道这个公司在可比样本里到底做得怎么样。
搜狐财经:对于企业来说,ESG投资的意义何在?是额外成本,还是能获得更多收益?
张晓燕:ESG是一个新的体系、新的标准,对公司来说肯定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但长期收益远远大于短期投入的成本。公司最在乎的是五年、十年以后的发展,而不是只看当年的投入。
整个社会推动着产业往ESG方面走,如果不做这方面的投资,那很可能在将来的发展中失去优势。所以从公司战略层面上来说,一定要重视ESG。公司运营计划、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一定要考虑ESG方面的因素。
如果公司在ESG方面做得好,客户满意度会更高,供应商更愿意与你合作,员工的投入感也更强。
搜狐财经:ESG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规模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张晓燕:目前与ESG相关的资产管理,主要集中在信贷和债券,股票刚刚起步。我国ESG信贷总额在过去五年里面涨得飞快,每年增长率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但是ESG信贷只占社会信贷总额的10%不到,说明成长空间非常巨大。
绿色债券与信贷一样,总体增速很快,但不足债券总量的3%。很多人都关注ESG股票,但真正的实践还在进行中。目前与ESG相关的资产管理只是市场的小部分。
我对未来资管在ESG方面的发展非常乐观,未来体量将会变得很大。
来源:搜狐智库
编辑:ZZT
师友沙龙
- 危•机并存——周延礼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师友沙龙线上讲座
- 山雨欲来风满楼——新格局下的风险与对策 | 金融EMBA师友沙龙在线讲座
- 肖钢:疫情下资本市场及未来展望 | 金融EMBA“师友沙龙”线上讲座
- 疫情下银行的新举措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王忠民详解疫情后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分析|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程实:大动荡,大拐点,大趋势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季昕华:云计算人工智能推动中国经济数字化浪潮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亨利·蒂尔曼:“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挑战,成绩斐然,数字化将成发展关键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崔晓波:消费产业如何打赢数字化基建战“疫”?|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疫情下PreIPO投资的影响及企业的转型努力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疫情下的市场分析和应对策略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谢清海:新冠疫情如何应影响投资布局?|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保险行业支援防疫工作实践及业务转型的探讨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沈鹏:从疫情看2020年互联网健康险趋势及水滴的普惠实践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昆仲资本王钧:银发经济的未来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智慧物流: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校友代表看两会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柯成兴: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 金融EMBA“师友沙龙”
- 数字+合纵连横,新基建一触即发 | 师友沙龙线下研讨会看点摘录
- 三大转换与四个自信| 师友沙龙线上讲座精彩回顾
- 师友沙龙特别策划:现场校友看两会|线上讲座精彩回顾
- 金涌院士:“碳中和”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需求 | 师友沙龙线下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