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美军出动早期预警机,真正空战开始,越军发现美国空军并不是纸老虎
此后,越南上空的小规模空战一直不间断的持续着,双方互有胜负。在这一年多的空战中,越军飞行员作战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仅就射击命中率来看,1965年平均发射65发37毫米炮弹和247发23毫米炮弹才能击落一架敌机,而到了1966年,上述数字分别下降到了43发和150发。
其实在1965-1966年间,越南空军取得的最大进步还不在于在这些激烈空战中取得的胜利,而更重要的是,逐步开始积累了对付美国空空导弹的经验。在面对拥有射程优势的美机面前,越南空军的米格战斗机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无助了。
1966年9月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次战斗,一架米格-17返航途中被美军2架F-4尾随,落入了对方空空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在1500到2000米距离上,这架飞机遭到了多达8枚AIM-7“麻雀”空空导弹的攻击,但是越军飞行员却用自己事先已经练习多次的一连串小半径蛇形机动全部躲开,安然落地。可以想见美军飞行员此刻的心情!
米格-17编队战术
其实不只是“麻雀”导弹,就算是效率更高的“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越南飞行员也能从容应对。一旦发现导弹的踪迹,他们就会立刻把飞机加速到700-900千米/小时,并以70度横滚角进行3-4G的机动,把机头拉向导弹飞来的方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机动足以使米格-17摆脱当时还只能追踪目标尾焰的“响尾蛇”。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他们必须及早发现导弹的来袭。但是由于越南空战交战距离大多发生在视距以内,所以发现美军导弹发射的烟火并不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如果遭到导弹攻击的飞行高度超过800米,那么越军飞行员还有更妙的方法可用。他们只要缓慢的逐渐增大飞机的横滚角就行了。随着机身的转动,机翼有效升力面积会迅速见减小,这个时候,即使飞行员不退杆,飞机也会逐渐滚转并进入俯冲。这个动作开始之初,飞机的动作和一般横滚十分相似,但随即会突然下降。在这个过程中,飞机机头的指向会在水平、垂直各个方向上剧烈变化,这样的机动对于空空导弹视野相对有限的导引头来说,实在是太难跟踪了。何况,这个动作的操纵并不困难,一般越军飞行员都能熟练掌握。
1966年2月载有4枚麻雀空空导弹的F-4C
同时在这一时期,越南空军的战术也进行了一些改进。越军飞机一般会编成4机编队出航。开始,他们的两个双机之间距离只有100-200米,单机间距离更是只有100米不到。这样的编队固然好看,但在空战中却会妨碍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机动。而且,保持双机编队也要耗用飞行员大量精力。到了后来,越军飞机出击时,双机间水平距离拉大到了2000米,垂直距离也增加到了400米。
这些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使得越军飞行员行动也一天比一天活跃。从1966年6-12月间,米格-17的飞行员宣称自己击落了18架美国飞机,其中9架飞机得到了美军的认可(笔者注:这仅仅是米格-17的战果,不包括新加入的米格-21击落的敌机)。在米格-17的战果中,笨重的F-105占去了大半,其他一些则是美军的主力战斗机F-8和F-4,而美军的空战战绩只有6架米格-17和3架米格-21。
需要说明的是,1966年之前,美军战斗轰炸机由于基本没有受到威胁,所以不需要抛掉炸弹以迎战。自从越南空军开始截击以后,美军不得不抽出了一些F-4战斗机用于空中格斗,同时受到攻击的美机也只能被迫提前扔掉航空弹药。美军自身统计,1966年9-12月,共受到米格飞机192次截击,其中107次只能提前扔掉炸弹。
1966年内排基地的米格-17
转眼就进入了1966-1967的冬春季节。此时,美军一直对越南北方心脏地带的交通、军事设施进行持续轰炸。为了使手中有限的空军力量得到更好的利用,越军决定集中自己的战斗机部队投入到河内上空的作战中。
1967年4月23日,美军飞机猛烈轰炸了海防市附近的建安机场,机场跑道和周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美军情报部门估计,这个空军基地至少一个星期无法起降飞机。根据这个估计,25日,美军飞机肆无忌惮对海防市进行了2次空袭。
但事实确是大相径庭。短短6个小时,建安机场就又重新恢复了活力。当25日下午,美军“好人理查德”号的25架飞机飞临海防上空时,机场的4架米格-17战斗机突然杀到了美军机群的面前-不过准确的说,应该是背后。
实际上,正是这个时候,越南空军开始采用一种新战术。他们的飞机不再像以往那样,凭借着灵活的机体和敌人翻飞格斗,而是转而采用打了就跑的掠袭战术。这种战术方法是:米格战斗机在起飞后不再急着爬升,而是从低空前往预定与美机交火区域,在接近过程中,飞机之间保持无线电静默,地面也不给予任何雷达指示,以尽最大可能避免被美军预警机发现。一旦飞行员目视发现高空中的美军飞机,就开始与美机迎头飞行同时爬升以获取高度。爬升到美机后方后,立刻打开加力,转弯冲刺到美机背后,予以致命一击迅速甩开追踪。为了适用这个新战术,飞机涂装也从原先的银色改成了暗绿色。
1965年企业号航空母舰VA-76中队的A-4C攻击机
这次越机的突然出现,完全出乎美军意料。和以前的空战相比,战斗显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越军两个双机编队冲刺到两架A-4后面,向美机射出一连串炮弹,美军飞行员猝不及防,被当场击落。随后,越机迅速冲过美军编队,安然返回基地。在返航途中,还顺带击落了一架F-8。而这一天阮文七击落的美机成为了越南北方击落的第1800架美机(美军对于这一天的作战确认损失2架A-4,空战以及被防空导弹击落各一架。被击落的美军A-4飞机属于VA-76中队,编号 147799,飞行员查尔斯.斯塔克豪斯(Charles Stackhouse)跳伞后被俘,他在北越被关押至1973年才被释放)。
当然了,这场战斗不是首次运用掠袭战术,在一天前的河内上空战斗中,4架米格-17就在另外3架飞机的支援下,用这种战术击落了两架F-4(注:参战飞行员是刘辉超(Luu Huy Chao)、黎海(Le Hai)、梅一予(Mai Duc Toai)和黄文琪(Hoang Van Ky),不过美方只承认1架F-4被防空导弹击落)。尽管新战术的战果都是米格-17取得的,但明眼人很清楚,这种速度打法不适合米格-17,它显然是为今后将大展神威的米格-21量身定做的。
米格-17战斗机的机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