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道词典(ID:dictyoudao)
杨超越又双叒叕被骂上热搜了。
起因是《奇葩说》里一个辩题——救画还是救猫。
她的回答是:“小猫很可爱,画我又看不懂,当然是救猫。”
全网立刻群起而攻之,大骂杨超越没文化、眼界窄、浅薄。
杨超越,21岁的新晋偶像,坐拥顶级流量,也背负着沉沉的骂名。
《奇葩说》第六季,节目组请了杨超越来当“女神嘉宾”。
有一期节目的论题是: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小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傅首尔提出尊重生命,詹青云认为文物背后所承载的价值高于个体的生命。
黄执中提出“远方的哭声”,将问题上升到,选择救画还是救猫决定了一个人的深度与层次。
李诞后来居上,认为艺术的价值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生命的最大价值就是活着……
辩论接近白热化,场上高级的观点一个接一个,简直就是神仙打架。
这时候,有一个突兀的声音冒出来了:我选救猫啊!
是杨超越。
被问为什么,她说:“小猫那么可爱,画我又看不懂,当然是选择救小猫了。”
不出意料地,弹幕炸了锅:
天啊杨超越真是没文化啊
没怎么念过书的感觉
真的,人还是得多读书
杨超越下次别来了
第二天,“如何评价杨超越在《奇葩说》里被批判没文化?”挂上了知乎热搜。
似乎每次杨超越说点什么,都免不了被“精英”们口诛笔伐。
但现在,我们先撇开热搜,把每个镜头倒带,细细品上一遍。
——杨超越的发言,真的那么浅薄吗?
还讲《奇葩说》第四期,救画还是救猫。
是杨超越首先提出了问题:“画又大,又重,你怎么知道你搬得动呢?”
不少人看到这里就开始嘲了,说她和各位选手看到的问题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
但是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最现实的问题吗?
博物馆里的很多画的确又大又重。在火灾现场,搬运重物可是很危险的,消耗体力不说,万一为了保全一幅画,再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那才是得不偿失。
有人瞧不起她最浅显的质疑,但也恰恰高估了所谓的“辩论”——
有时候,绊住对方辩手、决胜的关键,恰巧就是命题中最浅显的“硬伤”。
同样的意思,换个人说。
假设是李诞,站在台上幽默风趣地说,三个人在热气球上,一个科学家,一个明星,一个富翁,气球出现故障,要扔一个人下去,应该把谁扔下去?
正确答案是最胖的那个人。
我不信这话引不起全场的笑声和掌声。
换言之,有的人喷她,只是因为她是杨超越,所以她说什么都是“没文化”的。
她自己又何尝不清楚。
在一期《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节目上,她打了个比方:
有钱人吃路边摊就是接地气,没钱人吃路边摊就是穷。
就好比,同样的话,从导师、辩手嘴里吐出来就是字字珠玑,哪怕表达方式简单粗暴,那也是浅显易懂、理解门槛低。
由她杨超越来说,就成了见识浅薄没文化。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那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再仔细想想,杨超越的口才,其实还不错。
蔡康永拿杨超越打趣:“不用把粑粑都吃光吧?”
杨超越秒答:留点给你。
蔡康永是什么人?能一句话把他噎住的人,在整个娱乐圈中能有几个?
面对三个体态偏胖的人,场上选手说的是“胖子”,而杨超越说“匀称”“饱满”“珠圆玉润”。
蔡康永听了,评价她“很周到”。
即便是无心之谈,也是柔和得体的,不去戳人痛处。
某一期,罗振宇大谈“石碑论”,把在场选手嘉宾听得云里雾里。有人批他上升高度,文不对题。
而杨超越给的评价是:抽象。
什么是抽象呢?对不起,不是你讲得不好,是我没听懂,我自罚一杯。
话里话外,不出风头不冒尖儿,给足了面子。
面对蔡康永的“猫占领地球”论,杨超越又问:“怎么会多出两只猫?是有三场火吗?”逗得台上台下全都笑成一团。
其实,她是不赞同蔡康永的观点的。
但偏偏,她能有意无意中闹出一个小笑话,避免了和前辈针锋相对的尴尬。
杨超越在节目《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里说,自己会露拙。
“有的时候我特别反叛,我就特别不想让自己表现得特别完美。我就想让我的一些不完美展现出来,这样的话,别人会对我稍微放松一点。”
有时候,杨超越的示弱和露拙,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若愚?
杨超越的情商很高,这一点其实早就有表现出来。
在她业务能力受质疑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她从不强撑,敢于示弱: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站到我的这个位置上,去体会一下这种恐惧感。可是我还是要站在这里,因为这是别人对我的支持,我不能辜负他们。我再害怕我也要站下去。”
对于没能进入A班的成员,她能够共情,同时把自己的领先归于运气:
“可能没有站到这个位置上,我会觉得你们心里也会有一些遗憾。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多幸运的事,会平均地分给每一个人的。你这次可能没有那么幸运,可是下一次,你一定会比别人更幸运的。”
她很会回避锋芒。
记者问:“你觉得自己是招黑的体质吗?”
杨超越答:“我会让他们感到有些不服气,就是没有高强的武功震慑住他们。他们可能就会觉得,我不配。”
她的另一个黑点,是“你弱你有理”。但杨超越并没想过用这种“弱”来为自己炒作。
杨超越的父亲杨忠明,57岁,在离家30多公里外的钢铁厂打工。
进厂后,工人们要排队上缴手机,违规一次罚400元。
被问到女儿做女团成员的事,杨忠明在镜头前露出了窘迫的表情:其实,我不太懂那是什么。
杨超越家以前很穷,小时候,母亲离开了她,她16岁就出去端盘子打工。
这样的故事,很让人动容。
杨超越的公司也曾动过这个念头,想拍这样的视频,来给她拉粉丝。
可是杨超越拒绝了,因为不想影响父亲的生活。
这个与流水线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与外面光鲜亮丽的世界几乎绝缘的中年男人,却被自己的女儿保护得很好。
知乎上,有个300万热度的问题:是否很多人都对杨超越过于宽容了?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就是:
她在这个对她并不宽容的世界里,始终保持着宽容。
杨超越的12岁,没有棉花糖和旋转木马,“穷怕了”的妈妈,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16岁,她知道父亲无力负担她读书,乖巧顺从地辍学打工,从此再也没跟爸爸伸手要过一分钱。
可是社会上比学校里复杂多了。
她去应聘,被骗了400块钱的体检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随之而来的烦恼却更多。
她在QQ空间里写下:
“我是一个服务员,你干吗要摸我的脸?”
“我今天是真的没钱了,谁能借我50块钱?”
最难的时候,她端过盘子、在厂里剪拉链,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愣是咬着牙留在了上海。
这样的她,却在苦日子里写下了诗:
“我的小花猫呀,你怎么还没回家?你的妈妈一定在到处找你吧。”
“我的妈妈做的菜很香,大大的烟囱,炊烟升起,葱姜蒜片,烩成了家的味道。”
把她抛下的妈妈,非但没让她记恨,反而是她心底珍藏的美好。
多少家庭最平凡的日常,却是杨超越眼中虚无的梦想。
后来,她做过主播、车模。有人掘地三尺挖她的黑料,却一无所获。
的确有不少人图她漂亮的脸蛋,想做她的“金主”。可杨超越手头再紧,也毫不留情地怼回去。
男主播:小妹妹多大,怎么发育得这么好?能不能私信约你?
杨超越大大方方:你不能私信约我,但你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跟我讲话。
直播间里,有观众提出花几千元买她穿过的袜子。
杨超越想都不想地回怼:自己上某宝,买两块钱一双的去!
她又何尝不知道,貌美的年轻女孩有更容易的路可以走,可这种人生,她却不想要。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要嫁一个有钱的男生什么的。但我觉得这是不平等的,你自己没点本事的话,那在这个天平上你总是更低一点。没有话语权,你自己都会慢慢地感到自卑。你想要的东西得你自己去努力,别人的东西永远只是别人的。”
其实,人们口中的“宽容”,不过是种偏爱罢了。
喜爱杨超越,也是喜欢在某段时间里,那个活得卖力的自己。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粗枝大叶的杨超越,怎么就不能是一朵开得大大方方的花?
回到开头,李诞一席话博得满堂彩,票数一转攻势,倒向了“救猫”一方。
杨超越高兴地拿起画板,给李诞画了一张小画:上面一只小猫,一个救猫的李诞。
节目录完了,她还把这幅画送给了李诞。
说实话,你总能从这些小细节里,看到她的真实、性情和有趣的灵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骂杨超越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19年第24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有道词典(ID:dictyoudao)。唯一实现微信查词、翻译的学习账号,每周一至周五,更实时推送新鲜好玩的全球趣事、精选双语美文、实用考试资料。有道词典,学英语,so easy!